曾經,我每當聽到電話鈴聲就會渾身不自在,尤其害怕自己工位上的電話響起。除了電話聲,我還非常害怕工作會議、項目會議,只要是牽扯到需要我做匯報的事情,我都害怕。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我看到領導就害怕,心撲通撲通地狂跳,有時不敢說話,甚至不知道如何挪步,每每這種情形下還會四肢僵硬,連臉上的肌肉也會痙攣。
很多新人職員工因為沒有工作經驗,業務上有很多不懂的地方,所以會擔心做錯,擔心失去工作,這些都屬正常。但是我已經工作了好幾年,已經是行業內的老手,經我處理的事情和方案一直得到認可和贊賞,只是我那種遇事心跳的感覺和四肢發僵的毛病仍然伴隨著我,只是形式上稍有改變。
現在我不是看到領導而害怕,而是當領導或客戶問起我工作的事情時,我會心生憤怒。然后臉部表情就會不自然,同時四肢發僵。坐在我旁邊的同事有時很不理解我這種表現,她不知道我為什么會有如此憤怒的反應,我自己也很不解。為什么呢?電話響起、領導說起、客戶問起,不管是什么樣的話題我每次都會感到緊張,也能感覺到自己臉部表情的僵硬。
等我靜下心來,無任何評判地看著自己內在活動的時候我腦中出現了一些模式:原來每當領導或客戶向我問起工作的時候,我的內在首先進人一種防御狀態,我會認為領導和客戶是過來發難的,是過來挑我毛病的,于是我就開始憤怒,開始發抖;對電話的感覺也是如此,只要電話響起,我就會認為這個電話是客戶或同事在找我問責……
由于這樣先人為主的假設,也就形成了后來模式化的反應。
我繼續關注著自己的內在狀況,發現自己內在有很多假設的、虛幻的恐懼,我發現自己希望受人歡迎,希望別人眼中的自己完美無缺,希望工作中事事順心,希望一切在把握中。由于持有這些希望,自己內心充滿恐懼和擔心,擔心事情發生意外、擔心出現掌握以外的事情,擔心受到指責,擔心讓人失望。
我這樣擔心著,同時也萬分地排斥著,所以就會產生一些身體的僵硬狀況。這是自我幻想或頭腦想象所產生的消極防御。這與我們本性具來的自我保護功能不同:我們本性具有的自我保護功能并不假設危機狀況,它不會思前顧后,它只是當下做出反應,是一種積極、自然、放松狀態下的保護和防御;而我們頭腦中的恐懼所產生的保護和防御不是當下的,很多時候是先人為主的、思前顧后的,是一種消極的、人為的、僵硬的戒備。我靜靜地看著自己內在的行動,也積極對此采取措施:首先我告訴自己我很安全,自己的工作已經很出色,即便存在一些不足、也是正常的每個人的喜好是不一樣的,我就喜歡紅色,卻遇到了喜歡白色的客戶或領導,他們會說我做的這個風格不好,難道真的不好嗎?其實也未必,只是他們的喜好與我不同而已。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應對,無論我是堅持還是放棄己見,都與我的內在無關,我不需要拿這些事來證明自己是對的”、“有價值的”、“能干的”……于是,我的怒慢慢地變得少些了。
有一次,我隨朋友去參加了一次太極拳課。
第一堂課,老師介紹說:“太極就是修心,通過對身體的覺察與身心互動。很多病癥都是身體的僵硬和心理的防御所引起的,而身體的僵硬其實就由心理的防御所導致,現在的人們在忙碌和壓力下都不懂得如何放松了。”
我們不會放松?
是的,放松并不是我們以為的那樣簡單。想要真正做到放松,必須心無旁騖。如果心里有很多緊張和焦慮、顧慮和期待,那么我們的身體必定是僵硬的。放松是一種自然狀態,并不是努力學會的技巧。放松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本質。
老師接著介紹說:“你不可能‘獲取’放松,你不可能主動達到放松。放松是一種發生,當它發生并遍布于我們身體時,才被我們覺知為‘放松’,它是一種心的品質,是心的氣息。我們通過練太極試圖達到這樣的品質。當然,只是試圖,至于是否能達成,這個全在于你們的領悟。太極拳的精髓是無為,而太極拳運動是十分主動的。跟隨太極運動,我們會慢慢忘掉身體,而成為運動本身……”
我聽得人迷,這是太極拳還是心理課程?哦,不對,我又在主動分析了,實際上它們雖然看似是兩種東西,但殊途同歸,指向的是一種東西。我從此喜歡上了太極拳。
緊張、發僵都是心理防御的身體反應,還會帶來模式化的動作、表情以及情緒等,進而就是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
原來我們不會放松的是心,一味去刻意放松身體只是自欺欺人。我們的心有太多的束縛、欲求,由此產生了過多的焦慮、防御、失落,所有這些又都凝結在我們身體的各個部位。心無掛礙,活在當下,放松就會自然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