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兒子在家門口停放的車的陰影下蹲著玩拼圖,也許他玩得太投入,沒注意到隔壁家的叔叔鉆到車內并啟動車子。
當他忽然意識到自己正蹲在已經啟動并好像馬上要撞到自己的車旁邊時,被嚇壞了,只見他在那里原地不動地哭喊,他好像不知道該如何躲開,甚至不會挪步了。
當時我正好在接電話,聽到兒子的哭聲看了他一眼,沒覺得有什么異樣,所以沒有馬上過去,等我接完電話再過去的時候,發現他渾身都已經濕透了。
我過去之后大概明白他哭的原因,只是覺得這樣的表現有點太過:“哭什么哭!叔叔在試車呢,不開走的?!蔽抑v了一大堆道理,哄了哄他,就把他抱回了家。之后他便恢復如常,又開心地玩起來。我也很快忘記了剛發生的這一幕。
晚上,我們一家三口準備看一部電影再睡覺。開始時看得挺好,大約過了半個小時,兒子開始鬧,老往我懷里鉆,并要我陪他睡覺,我看得正入迷,心里很不高興,把他往外推了好幾次。后來由于他不斷地鬧騰,我開始覺得不太正常,感覺他好像很難受,我摸了摸他,天啊,他突然發燒了。我開始重視起來,一邊抱他一邊哄著,跟他一起躺下來。心里有很多疑問,我不認為這是感冒,那到底是怎么了呢?
忽然意識里閃過下午那一幕,哦,莫非是當時他感受到了莫大的恐懼,但是沒有被我們察覺到!
于是我開始做“清理”:“寶貝,下午在車下面嚇著了吧?媽媽知道你害怕了,媽媽接受你的恐懼。寶貝是安全的,有媽媽保護你,你是安全的……”說到一半,兒子已經出汗,開始退燒了。
恐懼已經被看到,情緒已經被表達,蓄積的負能量就被釋放了。能量守恒。人的情緒也是一種能量,它發生后不會無緣無故消失,頂多是轉化或沉淀。很多時候身體上的疾病是由于情緒沒有得到適當的表達或釋放。當我們心中產生一些情緒時,應該把它表達出來,負面情緒(如恐懼、悲傷、憤怒、羞慚、怨恨、沮喪、罪惡感等)尤為如此。情緒通過被看到、被接受而得到釋放。如果不表達出來或釋放掉,那么這些能量或者轉化成另一種面目來爆發,或者沉淀成某種障礙。情緒的表達和釋放其實很簡單,只要我們以其原本的樣子接納它即可,并且對它表達“我已經看到了,我接受,我允許你存在”即可,千萬不要擔心由于我們允許它存在它就真的存在下去。其實結果恰恰相反,當我們溫柔地擁抱它的時候,它往往會失去持續存在的力量。孩子無來由的發燒(這里所謂無來由,是從我們習慣的認知范圍來講的,如沒有感冒跡象或者并沒有存在可能導致感冒的傳染源等而發生的發燒)背后,往往有未被接受的情緒存在。這些情緒,多數是孩子內心所發生的一些恐懼、失落、委屈等,因為他們尚不會用語言完整正確地表達自己。
當然,情緒釋放的必要性并非只針對小孩子及其無來由的發燒,其實它是通用的法則。只要我們用心關注,我們會很容易覺察到自己的情緒如何在影響我們自己。我們可以將內心的真實感受藏得很深,可以欺騙外人甚至自己,但絕對欺騙不了自己的身體,我們的身體會以不同的方式為那些被壓抑的、未被表達的、未被釋放的能量或情緒尋找出口。
著名的心理大師榮格曾提到:“若是無法察覺內在的情境,它們就會投射出來變成外在的命運?!币簿褪钦f,一個人若是無法覺知到內在的沖突,那么外在世界就會逼不得已將那份沖突“演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