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于青春期的孩子,承受的壓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大,他們處于人生的轉折點,不能避免許多失敗、許多不順利,因此心理問題也就可能隨之而來,青春期挫折癥就是其中的一種。
青春期挫折癥的主要癥狀如下:
(1) 抑郁:常郁郁寡歡,打不起精神,對什么都沒有興趣。
(2)感到孤獨、寂寞。
(3)猜疑:不僅對身邊的朋友、同學疑心重重,還懷疑自己得了什么疾病。
(4)社交障礙;交往不大方,行為拘謹。
(5)逃避行為:指逃學、出走,甚至自殺行為。(6)妄想:喜歡幻想,所想之事與現實生活不符。
青春期孩子之所以產生青春期挫折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學習挫折。學習挫折是指由于學習上的失敗或偶爾受挫給孩子造成的心理障礙。
學生的挫折多半與學習有關,這一點,在那些學習成績優異的孩子身上表現得更為明顯,他們是老師眼中的乖孩子,是同學們眼中的佼佼者,更受到家長的寵愛。時間長了,他們形成“只能好不能差”的思維定式,對失敗缺乏必要的心理準備,一旦某次考試出現失誤,便會感到心理壓力增大,產生強烈的挫折感;同時,也有一些孩子,因為長期學習卻成績欠佳,被周圍的同學歧視、老師不重視、家長打擊,挫折感就如影隨形。因學習上遇到挫折而產生苦悶是正常的,關鍵在于自己能否振奮精神,正視自己的失敗,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從而獲得戰勝挫折的力量。俗話講“失敗是成功之母”,就是這個道理。
(2):交往挫折。青春期,一顆懵懂的心很渴望交流,恰當的交流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是很有利的。但是有些孩子卻在人際交往中感到不適、惶恐、害怕與人接觸。有些孩子在交往中遇到問題時,常常認為是自己缺乏能力所致,久而久之,對自己失去信心。其實交往障礙的實質是不安、恐懼心理的一種自我強化,并不是因為自己“無能”。
(3)情感挫折。青春期是每個人的性格、人格和價值觀以及情感觀的形成期,青春期的孩子對親情、愛情、友情都很重視,但卻因為各種原因,他們容易在這些方面遇到挫折,心理學上把感情受到刺激或打擊后產生的情緒狀態叫作情感挫折。
情感挫折一般有三類情況:
①親情上的挫折:如父母離異、親人死亡等。②愛情上的挫折:如早戀、單相思、失戀等。
③朋友聚散帶來的情感挫折:因為朋友的變故而造成情緒、情感波動的情況時有發生。每個人都在不斷地付出著,同時也在不斷地等待著情感上的回報。當朋友欺騙了自己或是背叛了自己的時候,多數孩子會感到傷心、憤怒或仇恨。
事實上,生活中,誰都會遇到這些情況,這只是一種主觀感受,只是每個人對挫折的承受能力不同,那些心理承受力較弱的人對挫折的感受較為強烈,甚至難以承受。而心理承受力較強的人,面對挫折可能不會有太大的震動,能較為平靜地對待。增強戰勝挫折的信心是提高自身心理承受力的必要手段。同時,挫折也從反面豐富了人生的經歷,讓人醒悟更多,能力更強。
另外,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減輕自己的挫敗感:
(1)做好迎接挫折的心理準備。你要明白,沒有人的一生會是一帆風順的,誰都有可能遇到挫折,沒有挫折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只要你做好隨時迎接挫折的準備,就沒有什么可怕的。
(2)培養堅強的意志。貝多芬曾經說過:“卓越的人一大優點是;在不利與艱難的遭遇里百折不撓。”意志力是一種重要的品質,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應該有意地培養,尤其是抗挫折的意志力。有了堅強的意志,就能按照理智的要求控制自己,冷靜、全面地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增強對挫折的承受力。
(3)懂得傾訴。人在遇到挫折時,往往會出現消沉、苦悶、焦慮等情緒狀態,建議此時向父母、老師或知心朋友傾訴衷腸,這樣做一方面會緩解自己沉重的心理壓力,另一方面可從中獲取應對挫折的勇氣和方法。
太原心理咨詢師總結:挫折,既能鍛煉一個人,激勵一個人,也能摧毀一個人,關鍵在于你如何對待它。遇到挫折后,逃避是消極的反應,只要你積極地面對挫折,將挫折視為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你就能戰勝挫折,將挫折踩在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