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門任何人提供給他人無條件積極關注的程度直接取決于我們接納自己的能力,即使我們開始經歷以人為中心訓練的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是具有接納性的人,自正因如此,無條件積極關注才是治療態度中最難發展的。它不能有效地偽裝,也不能用容忍(耐心忍受或允許某物的能力)來替代。在以人為中心的治療師的角色中,我們需要有效完成的是積極自我關注。
根據博扎思(Bozarth,1998:84)的說法,無條件積極自我關注使自我與實現傾向統一。這樣做的一個結果是,削弱和放松了曲解和否認這兩種防御機制,價值條件得到了改善。在治療關系的背景中,由于治療師對來訪者材料的防御反應是反治療性(counter-.therapeutic)的,因此對于以人為中心療法的治療師(和其他類型的治療師)必須進行無條件積極自我關注,那就是獎勵、尊重和感受對自己的溫暖。對他人的無條件積極關注來自于一種理解:每個人對他們做什么以及怎樣做都有一個理由,而且認識到我們每個人都被我們的實現傾向所鼓舞,在我們所經驗的特定環境中都會作出最佳選擇。因此,無條件積極自我關注意味著對我們自配抱著這種態度。太原心理咨詢師認為:矛盾的是,我們可能有時做不到,包括接納。,
成功的以人為中心療法要求沒有偏見地接近來訪者,尊重他們,無論他們是什么身份地位,并認識到他們是能自我做主的人。然而,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和觀點,大多數人都有痛苦和恥辱,所以這可能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治療師無條件積極自我關注是成功治療關系的基礎,所以以人為中心的治療師必須采取吸的、建設性的步案來發展和保持對自己的這種態度。也許我門每個人部需要接愛的第一件事是,我們提供無條件積極關注他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和易變的。第二件事是發現這些限制,是什么導致我們在擴展對他人態度的能力(疲勞、個人困難、心情都是可能性之一)之間的差異。發現你的局限性后,尋求(在工作期間)突破它們;認識到你的能力發生任何變化的原因后,解決它們一也許可以通過增加自我關注解決。如何做到這一切是一個選擇和機會的問題。個人治療是一個著名且歷史悠久的方法,加入個人成長/自我發展團體可能是有幫助的(特別是因為它不僅會讓你看到他人的弱點,而且你也會學到別人是如何看待你的弱點的),但或許冥想或其他一些沉思性實踐方法會對我們更有幫助。也許,無論你做什么,只要它能增加你的自我接納、自我評估和自我溫暖,就沒什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