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參與者報告,他們的練習有時受到一個斗爭的支配,這個斗爭為了維持練習和負性窮思竭慮中的平衡。當然,這時目的是發現不同的看待那些窮思喝慮的方式。要讓注意從那些習慣的思維模式中脫離,不是依靠壓抑或者排滁它們的方式,是需要許多練習的。我們強調,如果人們發現他們傾向于在一個想法(“為什么她要那樣說”)和另一個想法(“那是一個愚套的思考”)中斗爭,那么他們總是有機會去注意,想法和情感如何影響他們的身體。身體的覺知幫助我們嘗試了一個不同的存在“模式”。覺知驅體上的感覺,改變了情緒體驗的屬性,并且給我們更多的選擇,來選擇如何對現在的事情做出反應。如果我們覺知到了對事物的情緒反應,那么身體將告訴我們與這些情感的關系。
注意身體,提供了另一個“位置”來看待事物,一個不同的看待想法的優勢視角。如果我們希望更好認識想法和情緒,如果我們確實在我們的身體“里面”行為,那么我們就能從一個不同的位置,來看待想法和情感,而不是僅僅在我們的心理中。最后,就像我們在課程一觀察到的那樣,身體是反饋圈的一部分,它保持著抑郁心境(如,肌肉的緊張使我們一直在焦慮中:一個菱靡的體態使我們總是處在壓抑中)。太原心理醫生認為:有意覺知身體,可以產生兩個附加效果。首先,注意到我們可能從來沒有意識到的情感,可以改變對這些情感的體驗,就像在課程一中有意地吃葡萄干的體驗。其次,將覺知放在身體上,允許人們選擇改變“心理模式”的元素之一,這種“心理模式”使人們在一種情緒狀態中打轉轉一即通過有意地改變體態或者面部表情。在最初的第二周里,軀體的掃描已經幫助人們變得能更加覺知到軀體的情感。靜坐冥想的正式練習也包括覺知軀體狀態。然而,許多人發現,如果做一些事情會更容易地將注意集中于軀體,如伸展或者散步。因此,我們在課程三安排了基于內觀呼吸和身體的練習作為家庭作業,每天的任務略有改變,其中包括一個短暫的內觀伸展練習(10分鐘),接著是正式的內觀靜坐(每周一天,30分鐘),或者相互交替,使用瑜伽(40分鐘)作為正式的冥想練習。我們在班級中練習了10分鐘系列的伸展運動。甚至在這個短暫的練習中,出現了大量的問題。首先,這種練習使人們很容易注意到差異。
例如、要求人們努力地保持一種體態,與放松到一種中立的姿態相批,二者的差異是顯著的。類似地,在抬起手臂時肌肉的緊張以及將手臂放低到身體的兩側時肌肉的放松,這兩者的差異是明顯的。這個任務僅僅是將注意放到這些差異上,并且注意到與之前描述的運動的每個階段相聯系的各種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