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師培訓
| 人格發展理論 | |
| 發表時間:2024-07-24 閱讀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 |
|
根據精神分析理論,人的精神活動包括欲望、沖動、思維、幻想、判斷與決定等,會在不同的意識層次里發生與進行。精神分析理論人格發展理論的重點,在于強調一個人的心理與性格是經由層層有序的過程而成長,而且在每個發展階段有其特殊的心理課題去面對與完成。假如一個階段的課題沒完成,就會影響下一階段的成長,而且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發生障礙或挫折,就會產生特別的心理困難與病理。太原圓成心理咨詢師成向東:弗洛伊德認為兒童的性欲在人格發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精神分析的人格發展理論又被稱為心理性欲發展理論。也叫"心性"發展理論(psychosexual development theory)。精神分析理論認為,追求快樂是一切生物的天性,而一切快感都直接或間接地與性有聯系。所以,性欲不像傳統認為的那樣只是在青春期以后才產生,它是人與生俱來的。這里的性欲并不單純指與生殖活動相聯系的欲望,而是指來自身體任何部位所產生的快感,只是這種快感在性質上帶有性的色彩。弗洛伊德認為,隨著出生成長的實踐順序,兒童身體上的最集中產生快感的部位發生有規律的轉移,他把兒童心理性欲的發展分為幾個階段。各階段不同的發展情況影響著不同人格特點的形成。 1,口欲期又叫口腔期(oral stage)(0~1歲)。此階段被分為兩期,從出生到6個月,此階段兒童的活動主要是口腔的活動,快感來自于唇、舌的吮吸和吞咽活動;在出生6個月以后,體驗快感的部位主要來自牙齒、牙床和腭部,快感來自咬和吞嚼一類的活動。此期,新生兒原屬“脊髓反射時期”,其大腦皮質功能尚未表現,意識蒙朧,一切反應均屬反射性的,而且是被動性的。弗洛伊德認為,心理性欲的正常發展,應該是該部位活動得到的滿足既不太少又不過度。太多太少都會使兒童“固結”在這一階段,而不能順利過渡到下一階段。在口唇階段,如果母親能適當地哺乳和照顧兒童,使兒童的欲望得到適當的滿足,可使兒童產生安全感,有助于形成信任別人、自信而不依賴別人、易于與人和諧相處的個性特點,但如果照料不當(例如斷奶處理不好),使兒童的口唇欲望不能滿足或者過度滿足,則會形成一些不好的個性特征。具體地說,如果發生了初級階段的固結,這個人就會從事大量口唇活動或與口唇活動有象征聯系的活動,如沉溺于吃喝、抽煙、接吻,或者嗜好收集,當一名好聽眾(吸收知識)等,這被稱為口欲綜合征性格。而固結于口唇階段晚期者可能表現出嗜愛咬嚼及相關的象征性活動,如貪吃、挖苦、嫉妒等,這被稱為口欲施虐狂性格。 2.肛欲期又叫肛門期(anal stage)(1~3歲左右)。在此階段由于兒童 自己已經能夠控制肛門括約肌的運動,加上成人開始對兒童施行大小便控制訓練,快感的表現主要來自肌肉緊張的控制、忍受和排便。如果兒童肛門期發 |
|
| 上一篇:太原圓成心理咨詢師解讀“冥想”也會有很大的風險 | |
| 下一篇:以人為中心的心理咨詢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