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觀認知療法打算講授的核心技能是這樣一種能力:在抑郁癥可能出現(xiàn)復發(fā)的時候,能夠辨認出以自我保持的窮,思竭慮以及消極想法為特征的特定心理狀態(tài),并能夠從這種心理狀態(tài)中解脫出來。這些模式,如果沒有加以抑制,很可能會產(chǎn)生一種螺旋式逐漸惡化的情緒,最后,病情就開始復發(fā)。為了應對這種復發(fā),參與者就必須學會如何從一種心理模式中解脫出來進入另一種模式,這種模式允許人們采用多種方式來加工與抑郁有關的信息,這樣就減少了引起復發(fā)的可能。這種模式轉換涉及從關注內(nèi)容轉移到關注過程,脫離了認知療法所強調(diào)的改變消極的思考內(nèi)容,轉向注意所有體驗的加工過程。
導致心理模式或者心理擋位發(fā)生改變的基本工具,是采用一種獨特的方式來使用注意和意識。通過選擇我們要去注意什么,以及如何去注意,我們將手放在“擋桿”上以便我們能夠隨時改變心理擋位。當參與者處在恢復期的時候,引起抑郁復發(fā)的心理狀態(tài)不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因此也無法用來學習。此時,參與者在內(nèi)觀認知療法計劃中該怎樣學習上述方法呢?如前所述,與復發(fā)相關的心理狀態(tài)事實上是普通的心理行動驅(qū)動模式的一個特例。在我們的文化當中,行動/驅(qū)動模式是極其普遍的,在很多情況下,參與者會將它作為一種“默認”的心理模式,并且在遇到問題時,幾乎是理所當然地采用。這意味著在這個計劃中,行動模式一次又一次地出現(xiàn)、并且特別突出地表現(xiàn)在練寸、實我以及課程和家避作業(yè)中的互中。在課程中,參與者內(nèi)心中這種心理稅,式的運轉.不儀參與者白身能察到,指導者也能感覺出來。同樣.如果指號者在這一方面具有足夠的物能。計劃過程中的大部分內(nèi)容,無論是有計劃的無計劃的:都可以位用來作為辨認出行動模式并從其中解脫出來的機會。當然,如果參與者有機會對于有關一般的不愉快情結狀態(tài),以及特定的抑狀態(tài)進行上述操控,就會更有幫助作用。鑒于這種原因。如果有作為"形坊里的谷物這樣的情結出現(xiàn),指導者對此就具有了歡迎的真實其礎.以及在計中關鍵時刻教授核心技能的院美機會。參與者什么時候能夠找到培養(yǎng)存在模式的機會?原則上講,心理的這種模式在所有的情境下都可以被運行。在運行的過程中,進入行動模式的趨向如此普遍(尤其是當人們學習一種新技能的時候,比如如何實現(xiàn)“存在”),以全于相當簡單的學習情境中,都必然建立起行動模式。指導者在這些情境中要不斷地將存在模式具體化,目的是幫助人們進入這種心理模式(存在模式)。
一日心理轉向了另一個加工模式,行動模式就有一種非常強的保持自身前進以及不斷維護自身主張的趨勢。因此,心理從行動模式中解脫出來所轉向的那個加工模式與行動模式不相容且不一致,這一點尤其重要,就像一輛汽車不可能在同一時刻既前進又倒退一樣。最初,在從行動模式中解脫出來所進入的可供選擇的模式里,存在模式是一個理想的“備選”。一口最初的轉變完成,對于參與者來說,這個時候?qū)W習如何有目的地進入其他模式是非常合適的,例如,一個人就會采用熟練的、已經(jīng)計劃好的行動來減緩長期存在的抑郁情緒。
最后,我們需要平衡生命中的這兩種模式。一方面是由于我們生活在提倡行動的文化中,另一方面是由于行動模式通常是被自發(fā)的、陳舊的程序所驅(qū)動。它能夠很容易驅(qū)逐開其他帶有個人體驗的存在方式。我們可以通過將我們的意識帶到此時此刻,來學會關閉自動的駕駛。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我們開始注意到我們已經(jīng)擁有了一個選擇,并在面對槽糕情緒的時候,這一選擇是通常我們以另一種方式照顧自己的第一步。抑罐癥的內(nèi)觀認地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