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是更容易起激勵作用的格言就是簡單的一句話或者兩三句話精要的來表達某種含義,來勸告人家如何待人接物,適應人生。格言的作者有時知道是歷史上有名的人物,可是有時不知道原有的作者。格言常世代相傳表達透過文化篩選的價值觀念,是文化產品。格言通常用來勸導人家,含有教有輔導性質,也是揭示社會向往的某種規律,闡明某道理的言辭。格言的特點是精簡明確,很容易表達所包含的意思,包括所代表的哲理,可以給人清晰和深刻的印象和理解。因此可以運用在心理輔導的過程里。由于格言反射歷史性的、文化上的價值觀念,是一般人常知曉的,運用在心理輔導上時可以發揮本土性的心理輔導的效果。由于格言的種類很多,治療者可以任意選擇,使用適合患者當時所需的格言來溝通、提示,達到輔導的作用。譬如:要強調教育就可以使用:“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這句話等;而要鼓勵一個人開始人生上的改變,可以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句話。
由于中國的歷史悠久、文化發達,格言來源和形式很廣泛,主要是古代書籍作品的名句以及人們生產生活的經驗總結。內容大多是:立德、修養、學習養生、待人、處世、愛情的處理等。特點包括內容具有教育性、啟迪性、警示性;
形式多樣,散韻兼有,長短不一。由于格言源自于歷史,是傳統的智慧,容易被人了解與看重,并容易發生共鳴的作用,效果加強。可是同時也要注意由于社會與文化是時時變遷的,因此有些格言具有時代的局限性;假如是不同地區或者是不同社會階層的人會有不同的反應與接受性(童莜,2004)。在心理治療過程中正確的運用格言可以起到如下的作用:
1.增加來訪者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有時候格言有助于幫助來訪者對自身情緒和心態的正確認識和理解,比如當一個人面對利益的喪失而悲傷的時候,可以用“在人生的旅途中,能夠避免痛苦的最好辦法,就是把自己利害的念頭拋開”來告誡人們,只有拋開了利害的糾纏,才能輕松地面對個人的損失。
2.格言有時候可以增加來訪者解決問題的信心和勇氣,解除內心的膽怯和羞澀。比如有的時候,來訪者不愿意直接暴露個人的內心痛苦或者不好意思直接說出問題的實質,治療師可以用“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或者“能征服自己的人,才是偉大的”等。
3.格言有時候還可以提供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例如當一個人面對困難不能解決的時候,可以用“團結就是力量”,建議來訪者爭取更多人的幫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