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治療是以精神病理學理論為基礎的一類心理治療方法,它有一系列的治療原理和技術,這些認識主要來自實驗研究,其理論框架與認知心理學、信息加工理論和社會心理學有關。其治療以信息加工為基礎,即個體形成各自經驗的方式取決于他們是如何感受和表現的。治療的目標在于改變來訪者歪曲的認知或想法中蘊涵的歪曲的、習慣的自動思維。治療的策略是語言與行為矯正相結合,幫助來訪者識別、檢驗和矯正歪曲的信念,讓來訪者學會針對目前境遇進行符合實際的思考和行動,從而達到癥狀的減輕和行為的轉變。認知治療高度重視來訪者的不良認知和思維方式,并且把挫折行為看作是來訪者不良認知的結果。所謂不良認知是指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極的信念和思想,這些認知往往會導致來訪者的情緒障礙和非適應性行為,而治療的目的就在于矯正這些不合理的認知,從而使來訪者的情感和行為得到相應的改變。認知治療不同于行為治療,因為它不僅重視不良性行為的矯正,而且更重視來訪者的認知方式改變和認知情感行為三者的和諧。同樣認知療法也不同于精神分析,因為重視來訪者目前的認知對其身心的影響,而非潛意識中的沖突或既往的經歷對來訪者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