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形治療的創始人皮爾斯曾在歐洲接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訓練,弗洛伊德的理論和正統精神分析是皮爾斯設計完形心理治療系統時的核心背景。雖然皮爾斯之后對弗洛伊德的想法做了很多的批評、修改、刪減和增添,但他也將弗洛伊德的很多貢獻融合在完形治療的理論中,并發展出自己的觀點。例如,他接受并且發展弗洛伊德革命性的概念:認為精神官癥以及精神病之類的癥狀背后隱藏了某些意義,以及童年的經驗會影響長大以后的行為。他對衡定性(homeostatic)的看法可追溯到弗洛伊德的恒常性原則(constancy principle)?。雖然他對夢采取不同的分析方式,但還是同意弗洛伊德對夢高度重視。
除弗洛伊德外,皮爾斯同時也受到很多新精神分析學家,以及很多在日后脫離正統精神分析的精神分析家的影響。例如,他就極有可能受弗倫齊(Ferenczi)的積極技巧(active technique)與對相互性(mutuality)的強調、榮格的創造性想象以及阿德勒認為個體是社會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等觀點的影響。伊薩多·佛姆(Isadore Form)曾經暗示過,皮爾斯采用了朗克(Otto Rank)的夢境是一種投射性的想法,以及關于此時此地(hereand-now)的概念皮爾斯也直接受到霍妮在精神分析領域中所做的創新性的影響。霍妮強調文化和社會背景對個體的影響,人際關系因素在兒童的身心發展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