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是一種靜態、無競爭性、不受天氣與空間大小影響的活動之一。瑜伽最大的特點是嚴謹的實踐性、科學性和邏輯性,而且,修煉瑜伽基本上不受限于年齡和性別,對個體要求不高,具有很好的推廣前景。隨著瑜伽向西方的傳播,印度瑜伽在理論上開始與西方的宗教、哲學思想甚至某些科學相融合。瑜伽與西方宗教、哲學的結合勢必產生一些新的瑜伽變種,例如超覺靜坐。與印度傳統的瑜伽不同的是,現代瑜伽不再僅僅局限于宗教界,它的范圍要寬泛得多,已經進人醫學界、心理學界、藝術界、體育界等。哈塔瑜伽已經成為一種治療方法,而對在冥想期間生理和精神活動的研究已推動了生物反饋療法的發展,這種療法對于治療精神和感情失調的疾病有一定的價值。
局限目前,大眾對瑜伽存在許多誤解,例如“瑜伽是女性的活動”、“瑜伽就是健身操”、“瑜伽是宗教功法”等。這些誤解不利于瑜伽的廣泛推廣,也不利于開發其心理治療價值。瑜伽的哲學與宗教神秘外衣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瑜伽的推廣。另外,瑜伽缺乏統一的組織和嚴密的理論系統,各派別、各地方的關于瑜伽的一些概念存在差異,瑜伽訓練也缺乏有效的規范。盡管瑜伽修習有很多的治療功用,但需要注意的事項太多,準備工作繁雜,而且,一般需要專門教練指導,也限制了瑜伽在心理治療領域的傳播。當然,最大的局限莫過于國際上真正懂得瑜伽及其操作的心理治療師兼教練的“雙料”人才太少,極大地限制了瑜伽心理治療的研究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