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erger綜合征(Asperger syndrome)又稱兒童分裂性精神癥,具有類似兒童孤獨癥的特征,有學者認為該癥是兒童孤獨癥的亞型。有關Asperger綜合征患病率的報道結果不致,男孩明顯多于女孩。
1.發病原因有關該病的確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與遺傳因素、神經生理因素及社會心理應激因素有關。我們對43例Asperger綜合征患兒與家庭環境因素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妊產期不利因素、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成員關系、幼年家教不當、病前性格特征及家族遺傳史與Asperger綜合征的關系密切,說明該綜合征的家庭背景中存在著較多的問題。
2.臨床表現Asperger綜合征患兒有明顯的社交障礙,有的患兒雖表現為不回避交往,甚至喜歡與人交往,但顯得笨拙、重復,不能與小朋友建立親切融洽的伙伴關系;有局限性、刻板性、重復性的興趣和活動方式;一般無明顯言語發育障礙及智能缺陷。按CCMD3的診斷標準:
(1)人際交往障礙的顯著特點是缺乏交往技巧,交往方式刻板、生硬、程式化,缺乏發展友誼的能力。
(2)局限于刻板、重復,或不同尋常的興趣或活動,顯得比較怪僻。
(3)無明顯言語與語言發育障礙,認知發育基本正常。
(4)運動技能較低,動作較笨拙。
(5)社會交往功能明顯受損。
(6)一般到學齡期癥狀才明顯,癥狀常持續存在。
(7)排除兒童精神分裂癥、兒童孤獨癥,或Heller綜合征。
3.心理治療對行為問題突出的患兒,可采用行為療法,如正性強化法、負性強化法、厭惡療法及行為塑造法。針對患兒的家庭環境問題,可采用以家庭為基礎的行為矯正、提供生活技能訓練及家庭心理支持療法等。此外,還可采用游戲療法、支持療法及特殊的教育訓練。
4,藥物治療據患兒的臨床表現及癥狀特點,可選擇相應的藥物進行治療。對沖動、話多及注意力不集中的患兒,可選用中樞神經興奮藥哌醋甲酯、匹莫林:對焦慮、抑郁及強迫癥狀的患兒,可選用抗抑郁藥,如丙咪嗪、氯丙咪嗪、馬普替林等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