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偽裝者都是扮演精神障礙的演員,他們以為理解精神病。偽裝者常過分夸張他們的角色。有時偽裝者誤認為他們的行為越古怪,他們就越像精神病。偽裝者“看東西比瞎子還瞎,聽比聾子還聾,走路比癱瘓患者還跛。偽裝的精神錯亂缺乏多而明顯的征象,所以說,他充滿面紗、癥狀堆積,以致比瘋子還瘋,達到了但是笨拙模仿他假定的角色”。
偽裝者渴求注意他們的疾病,相反精神分裂癥常常勉強討論他們的癥狀。對偽裝者來說,模仿精神分裂癥的思維形式比模仿思維內容更難。思維散漫、語詞新作和不連貫的語詞雜拌幾乎是不能偽裝。偽裝者通常的錯誤包括:相信沒有什么可以正確地記住;越不一致,越荒謬的言論,是越好的欺騙。偽裝精神障礙者常假裝認知缺損。
偽裝者不可能顯示殘余型精神分裂癥的敏感征象,如受損的人際關系,遲鈍的情感,呆板、離題的談話,或特殊的思維。偽裝者很少顯示不屈不撓。偽裝者的癥狀可能不符合已知的診斷標準,因為不同的精神病,有不同的癥狀組合。在診斷非典型精神病前,詐病總是應該考慮的。偽裝者可能聲稱突發妄想。實際上,系統化妄想通常需要幾周才能形成。突然否認妄想也值得懷疑。偽裝者的行為通常不符合自稱的妄想;急性精神分裂癥的行為通常與妄想一致,然而,衰退的精神分裂癥可能不再有與妄想相一致的行為方式。偽裝者可能用矛盾的方式解釋他們的“疾病”。可在自編的或偽裝者的說法與其他證據之間發現明顯的矛盾之處。當抓住偽裝者的矛盾之處時,他們可能而帶不好意思地生氣或大笑。
偽裝者可能對精神病性癥狀回答“我不知道”,如幻覺和妄想。這種情況可能僅意味著他們并不知道他們自稱妄想和幻覺的細節。當問所謂的聲音是男的還是女的時,一個偽裝者回答“它或許是一個男人的聲音”。偽裝者可能多次重復檢查者所提的問題或緩慢地回答問題,以便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構思答案。偽裝者可能對他們的行為有非精神病性的選擇性動機,如在無家可歸時尋求退伍軍人醫院中的住宿。沒有明顯動機的犯罪,如殺陌生人,導致誤信存在真正精神病。對強奸、搶劫或做假支票的真正精神病性解釋并不常見。
偽裝者可能試圖采取威脅和奇特的行為控制交談,臨床醫師應該避免過早結束這種交談。有時偽裝者譴責臨床醫師說他有裝病,這種在真正精神患者中極其罕見。
真正的精神分裂癥患者可能偽裝其他癥狀來逃避刑事責任或尋求增加殘疾賠償,這些是最難以評定的。對這種偽裝者,臨床醫師較少懷疑,因為有精神病住院的歷史和殘留精神分裂癥癥狀存在。這些偽裝者能重新裝上他們以前的幻覺經歷和他們觀察到其他精神患者的表現。他們知道什么問題是臨床醫師所期望的。如果他們在法庭精神病院,他們可能學會以怎樣的言行證明他們的假話符合精神錯亂辯護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