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咨詢是運用教育心理學、心理衛生學、心理咨詢的理論,設計良好的心理環境對來訪者實施心理認知干預,以期來訪者的認知、情感和行為發生變化的過程。
2、心理咨詢與治療過程共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建立正常的咨詢關系,獲取相關資料;第二階段,心理診斷與評估;第三階段,實施心理干預,心理咨詢與治療具體方法的應用;第四階段,心理咨詢與治療的結束階段。
3、咨詢師在心理咨詢過程的第一階段首先要做好初診接待工作。咨詢人員不僅要做好咨詢前的各種準備工作,更重要的是要與來訪者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首次見面,咨詢人員的外表、語言、態度等都會給來訪者帶來很大影響。
4、心理咨詢過程中的會談基本上是通過咨訪雙方的信息交流來對彼此的認知、情感和行為產生影響的。一般說來,會談中涉及的信息內容大致可分為兩種:一是認知性信息;二是情感性信息。
5、信息的收集包括以下三個維度:時間維度;思維與情緒的維度;思維與行為維度。
6、資料歸類整理需要咨詢人員做好資料的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工作。可按自然情況,個人成長史,求助者目前精神、身體和社會工作與社會交往狀態整理資料。
7、心理咨詢過程的第二階段是心理診斷與評估。心理診斷過程是一個處理信息的過程,是一個由部分(收集信息)到整體(綜合分析、對問題的確認)再到部分(在抓到主要問題的前提下各個擊破)的工作過程。
8、心理診斷常用的主要方法有:個案法、談話法、觀察法、智力測驗、人格調查和心理評定量表等方法。
9、人格測驗方法多達數百種,由于其依據的人格理論不同,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同。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為結構明確的自陳量表;另一類為結構不甚明確的投射技術。
10、心理咨詢過程的第三階段是實施心理干預,心理咨詢與治療具體方法的應用。
11、一般性治療技巧的策略很多,最常用的有解釋、鼓勵和安慰、保證和暗示等,解釋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種。
12、個別心理治療,是由醫生有計劃有步驟地通過會談方式與病人單獨進行的一種心理治療。個別心理治療要采取啟發誘導的方法,幫助病人弄清其發病原因和發病機制,鼓勵病人建立信心,加強自我鍛煉,克服病態癥狀,提高適應能力,最后達到痊愈的目的。
13、團體咨詢是在團體情境中提供心理幫助與指導的一種心理咨詢形式。它是通過團體內人際交互作用,促使個體在交往中通過共同探討、訓練、引導,解決成員共有的發展課題或心理問題,學習新的態度與行為方式,提高生活適應能力的過程。
14、團體都會經歷三個階段:開始階段、中間階段或運作階段、結束階段。當然,還包括過渡性的附加階段。
15、第四階段,心理咨詢與治療的結束階段。在結尾階段應注意綜合所有資料,做出結論性的解釋工作。同時幫助來訪者舉一反三,學習應用咨詢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