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眾所周知的心理暗示實驗:心理學家以一個死囚為樣本,對他說:“我們執行死刑的方式是使你被放血而死。”這位犯人表示同意這樣做。
實驗在手術室里進行,犯人躺在一個小房間里的小床上,一只手伸到隔壁的大房間,他看不到隔壁,只能聽到隔壁的護士與醫生在忙碌著,準備給他放血。
護士問醫生:“放血瓶準備五個夠嗎?”醫生答:“不夠,這個人塊頭大,要準備七個。”于是護士在他的手臂上用刀尖點了一下,算是開始放血,并在他手臂上方用一根細管子放熱水,水順著手臂一滴一滴地滴進瓶子里。
犯人只覺得自己的血在一滴滴地流出。滴完三瓶,他休克了,滴到五瓶時他死亡了,死亡癥狀與因放血而死相同。
可實際上他一滴血也沒有流!
這就是心理暗示的強大作用。也就是說,如果被暗示者相信某件事情是真的,那么無論他所見到的物理層面上的實況如何,但被暗示者內在狀態認為那就是真實的,并且通過內在認同會表現出可見的物理效應。
現實中也有很多類似的事情,也許你的身邊就發生過:兩個人去醫院檢查身體,他們都有共同的癥狀,都需要拍片子,都被初步診斷為“腦瘤”,都需要做進一步確診,以判斷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
檢查結果出來后,病人甲被告之他得的是惡性腦瘤,活不過一個月;病人乙被告知他得的是良性腦瘤,切除治療即可。
病人甲拿著確診單癱坐在原地,已經沒有挪步的力氣,然后非常絕望地被家人攙扶回去料理后事。他日漸消瘦意志消沉,最終非常乖巧地在“專家”規定的時間內離開了人世。
而病人乙拿到良性確診單后歡呼雀躍,立即拿出手機四處通告親友自己已被死神“赦免”,同時相約友人擺宴慶祝。他孩子般開心地笑著,臉色明顯發亮,皺紋明顯減少,步伐明顯輕盈。他的喜悅感染著身邊所有人。他回家去張羅著設宴,同時也積極張羅著做切除手術。手術順利,他恢復了健康。
然而諷刺的是,甲乙兩人的確診單不小心被給錯了對象。實際上得惡性腫瘤的是病人乙,而病人甲得的是良性腫瘤。僅僅只是拿錯了單子,結果卻完全不一樣。
從這個事件可以看出我們內在的潛力以及潛意識的力量是非常大的。
這里想說的縣,無論月我們的月音識不具潛意識,
為何就如此輕易地會相信那些外在的標準或結論呢?為何就如此依賴于專家的“判決”呢?
我們內在的力量固然強大,但從上述兩個例子中可以看出,我們更致命的問題是:我們在自己的世界里并不是主人,我們的生命缺少了自控能力。
是的,我們更多人把“自我”當作生命的主人,而“自我”又是空洞和恐懼的,它需要各種各樣的標準和規范,需要權威,需要依附。所有這些,它或是去認同或是被認同,于是它會得到一種存在感、歸屬感。自我充滿恐懼和防御,它無時無刻不在尋找認同,而在這種茫然無所適從尋找認同的焦躁過程中,它會強行貿然啟動內在潛意識的力量對其形成干擾。
做自己的主人,那就多聽從內在的聲音。不要盲目聽信他人的標準,縱然他人的標準確實被他們自己經歷和驗證過,但那也只是他們自己的,而不是你的或者我的。
我們千萬要記得,世界是千差萬別的,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也沒有相同的兩個人,每個人的DNA排列組合都是獨一無二的,更何況再加上我們每個人所處的環境、行為習慣及心理狀態等的差別,更重要的是,生命充滿了無限的可能,生命從來沒有既定的模式和框架。
一直以來,我們很想得到一個外在的標準,一個不變的真理,但這往往是徒勞的,這樣的期待只會讓我們無助盲目地淪落于生活及生命之流中,永遠也找不到真正有效和不變的“通用法寶”。因為真正不變、真正有力、真正有效的是我們自己的內在潛意識!
讓我們做自己的主人吧!做自己的主人并不是說什么也不信,而是要更堅定地成為自我生命的主宰,相信生活的美好及生命的奇跡,相信自己有無限的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