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家庭涉及繼父母與繼子女問題,顯得更為復雜?;蛟S很多人會想起社會習俗中流傳的“虐待型后娘”或者“殘暴型后爹”的形象。實際上,很多家庭發生矛盾往往是由子女問題引起的。再婚家庭中,最難處理的是繼父母和繼子女的親子關系以及繼子女的社會化問題。太原心理咨詢師解讀:繼子女社會化中的3個主要問題:對孩子的嚴格訓練、孩子的脾氣和性格的調理、得到孩子的承認,是擺在繼母面前的重要難題。有研究者針對如何扮演好繼父母的角色,提出了如下一些建議。
1)不要奢望取代孩子心目中的生父或者生母的地位。繼父母應該凡事盡力而為,不要在繼子女面前抬高自己,或者數落其生父母的不是。相反,要鼓勵或者暗示他們和自己的生父母多加接近。
2)不要刻意營造全家和諧的假象。許多父(母)為了營造和諧的家庭,常常采取督促甚至威脅自己子女的方式,以便讓自己的子女和繼父(母)保持良好的關系。殊不知,這樣可能欲速則不達,甚至適得其反。
3)不要希望立即改變繼親子關系。由于繼子女在進人一個新的家庭的時候已經經歷了很多的情感挫折,因此,繼父或者繼母想一下子改變繼親子關系是不切合實際的。這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適應過程。
4)不要急于表現自己在家庭中的權威。在家中對繼子女實施“管教”行為時,應該采取一種溫和而妥當的方式。在處理繼親子關系的問題上,再婚的夫婦之間要先進行溝通,達成共識。特別是如果夫婦雙方都帶有各自的親生子女來到這個新組建家庭的時候,彼此更應該約定對所有的子女都一視同仁,而不應該厚此薄彼在平常的家庭生活中,應該尋求一種良性的溝通方式,鼓勵孩子多表達增進相互了解。同時利用節假日等時間,多帶孩子們出去游玩,以增過彼此的親子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