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專業的心理治療臨床醫生蒂姆·德斯蒙德在其著作《與真實的自己和解》中指出,人需要“自我同情”。如果無法接納自己的“不好”,終身都會活在自我折磨中。電影《無問西東》中,女主角王敏佳的故事今很多人深受觸動。當年,王敏佳得到了一個為主席獻花的機會,但那天她實在太緊張了,以至于突然病倒,在最后關頭被另一位女孩所替代。在那個特殊的年代,為主席獻花,和主席合影,堪稱巨大的榮耀。
王敏佳一直夢想能出人頭地,可她萬萬想不到自己竟然會錯失這個出人頭地的機會。她一直對此耿耿于懷,哪怕事情已經過去了很多年,她都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可以說,王敏佳那么多年來一直是活在對自己的一種強烈恨意中的。她怨恨自己抓不住那個機會,怨恨自已的不完美。而悲劇的源頭,正在于她內心深處那股迫切的欲望。心理專家分析說,幾乎每個人都夢想能變得更好,夢想能超越庸眾。這背后固然有人心的貪欲在作祟,但根本原因還是在于我們討厭平庸,討厭拮據的生活。更深一步分析,你會發現,你其實討厭的是平庸的自己,和過著拮據、灰頭土臉生活的自己。
換句話說,我們每個人在內心深處,或多或少都在為自己的不完美感到自卑,乃至隱隱地怨根自己、看不起自己。不妨捫心自問:你對現在的你感到滿意嗎?還是說討厭更多?人生旅途中,我們會對自我產生很多評價,大多數人都是以負面評價居多。這深深阻礙了我們內心的和諧與統一,甚至對我們的人生走向產生諸多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