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盡力了,但我并不認為我自己達到了目標”“我認為我在這方面需要更加努力”對于大多數人而言,抑郁的負性體驗足以讓他們有動力去尋找防止抑郁再次發生的方法。我們十分期望在MBCT中的參與者都是帶著明確而又具體的目標來到這個班級,這樣他們將會很情愿的為了達到這些目標去努力的工作。但矛盾的是,很多練習中,比如軀體掃描,強調的重點并不是為了達成目標而努力。有很多我們可能清楚。但是用語言表達出來,卻是更為困難。不是努力奔向目標,我們反而可能告訴人們,重點在于“此時此刻”,“走近此刻的體驗”,或者“以非判斷的態度來覺知此時此刻正在進行的事情”。有些內觀療法培訓的老師意在“融入”每一時刻。每一個短語都試圖去抓住一個廣泛的意思和內涵。所有的詞語都盡力去表達這樣一個意思:練習包括放下這些沖動,包括放下去解決問題、去改變、逃避或者變得更好,或者在此刻轉移到其他一些地方。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努力和有一個目標導向在我們生活中的某些領域可能很行得通。但是對于情緒,有時從A到B的最好方法其實真的就是待在A處別動'。當然待在A處不動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與人們平時用的方法是不同的。但是這聽起來就像是一個迷語。換句話說,它的意思是對于情緒,有時改變它們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試圖改變它們,而是覺知它們,從而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它們。在此最后的一點就是,我們必須注意這并不僅僅是另外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
參與者可能對“當你在進行軀體掃描的時候,你不需要到任何地方”的觀點感到困惑。畢竟要是你從中什么也得不到的話,為什么還要這么麻煩的相郁癥的肉現認方過去每天做45分鐘,每周做6天的練習呢?太原心理咨詢師成向東認為:在努力尋求結果的過程中,很容易迷失方向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對于軀體掃描,我們的目的是去在每一個時刻都完全和軀體感覺同在。當以這種方法看待這一切的時候,真的也就沒有什么其他地方要去了,因此到達任何其他地方的努力都被用錯了,而且也剝奪了我們學習和改變的更有意義的方法。讓在這些存在于內心中相互競爭的要求(他們本身是普通的且可以被理解的)之間達到平衡的一種方法,就是基于一定基礎的練習,但這種練習要并不在于達到具體的目標或結果。這就使我們認識到,“進展”在一個人的內觀練習中是可能的,而且在軀體掃描的練習中,一種“特別的”努力是必須的,但是這并不是為了實現某些特定具體狀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