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沖突時,你會選擇直接吵架,還是沉默冷戰?我身邊的很多朋友,都會選擇沉默。理由不外乎這三樣:傷感情,沒必要,不知道怎么吵。但是,沉默冷戰同樣會傷感情,自己憋著氣也容易傷身體,讓問題發酵。
吵架并不一定是壞事,學會正確的吵架反而能促進關系。因為「直面沖突」本身就是經營關系所需要的一種能力。
回避沖突其實是回避關系一個妻子總是抱怨老公不會吵架,旁人覺得困惑:不會吵架不是好事嗎?她說:“我有一肚子的火要向他噴涌而出,他卻說生氣傷害身體,早點休息吧。或者干脆不理我,讓我一個人唱獨角戲。那種冷冰冰的感覺讓我感覺更憤怒,我會想,我都這么難受了,為什么你還有心情睡覺,你怎么可以那么無動于衷?!”她的情緒無處可安,只好強硬地壓制住,所以他們關系里的沖突一直沒有得到正面的回應和解決,關系岌岌可危。其實,妻子情緒背后想要表達的需求是:你是我老公,我希望你可以看到我此刻的憤怒,可以安慰一下我,理解一下我,我很痛苦。而老公用回避的態度表達的是:你這樣讓我很害怕,我惹不起你,只好躲你。
當沖突被回避的時候,雙方彼此的需求都沒有被看到。因為老公冰冷堅硬的態度,妻子感覺孤獨而委屈,甚至絕望。而老公看起來風平浪靜,但心里壓抑的同樣是憤怒和無助。表面上他如履薄冰地維系著兩個人看起來和諧且沒有沖突的關系,但實際上他的情緒感受被孤立在自我的世界里,無法釋放,別人也進不來。這樣的關系,很難維系。即使能夠長久,或許換來的也是遍體鱗傷。
直面沖突讓你們的關系更親密
越是親密的關系,沖突就來得越頻繁和猛烈。因為只有親密的關系,才能給予我們展現真實情感的機會和空間。你可以肆意地對你的父母發火,甚至吵得不可開交,但你不會動不動就跑去和不熟悉的人吵架。為什么我們不可以像對陌生人那樣,彬彬有禮地對自己的親人愛人呢?陌生人之間的情感聯結非常脆弱,無法承受住你內心的情感猛獸,而親密關系有一種非常強大的功能——承受沖突。你心里深深知道,即使你對父母怎么生氣,他們還是你的父母。只要你叫他們,他們還是一樣會答應你,這是血濃于水的親情,情感聯結從你誕生開始就一直在。你心里也相信,即使和伴侶大吵,伴侶也不會真的說離開就離開。我們不會去和陌生人吵架,是因為我們不在乎和陌生人的關系。只有一個人非常在意這段關系,才會拼命的想要對方理解、關心,也才會不厭其煩的制造吵鬧。
沖突的本質其實就是渴求親密
直面沖突,看見對方渴求親密的信號,才能讓兩個人關系變得更近。讓沖突自然發生,才知道兩個人之間的問題,才會努力共同成長去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向。如果有一天,你們的沖突真的消失,也許你們之間的最后一絲情感也就隨之消失了。當你開始理解沖突是親密關系的一部分,并試圖去面對沖突時,也許僅僅只是在態度上做一個調整,關系就會無意間獲得一個新的出口。回避沖突的那個人,可以和對方談談為什么自己害怕沖突。也許是因為以前看多了父母暴風雨般的吵架;也許是害怕自己發怒了,對方會離開自己;也許是自己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想要沖突回應的那個人,也可以和對方談談為什么自己渴求沖突。也許是想確認對方的情感;也許是想考驗對方是否一直不會離開自己……
無論你們選擇怎樣的方式和對方互動,最重要的是把感受傳遞給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