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向東心理直播間談讀心術:蹩腳的表演和內心世界
成向東,二級心理咨詢師回答網友提問:
成老師,我想問歸因偏好是怎么形成的?為什么有的人就喜歡外歸因,有的人喜歡內歸因?如果外歸因讓自己舒服,那就(選擇)外歸因。但是有一種內歸因從小到大都是這樣的認為,那自然就內歸因。這種思維運作是最熟悉的,把凡事一些問題都放在自己身上,出錯了對吧?
內歸因會讓自己痛還是外歸因讓自己痛?內歸因會痛。但是他從小到大習慣了這種思維模式,是喜歡的。他認為就是內歸因從小孩童時候原生家庭就這么一直分析著長大的,牽扯到習慣了,習慣性思維習慣性。
但是外歸因也會不舒服,因為你別看他很理直氣壯說外國人的時候,說別人的錯的時候,我們的情緒表現很夸張。其實這種夸張的情緒里面透露出一種不客觀的東西,就是不是很客觀地對待,他是強行地歸類成敗歸因。
就是你看一個人說話的時候,做事的時候,如果情緒是一種夸張的情緒,他就知道他叫喚,罵人的那種情緒是非常夸張,別被這夸張所欺騙。他這個夸張是掩飾自己的那種潛意識,潛移默化認為這個根本原因不在他(別人)那兒,也許在我這兒。
如果要是認為也確實在自己這兒,平平淡淡就好了。一種掩飾,也就是用了全身的力氣去抗拒一個真實的東西。所以說人的夸張的行為和情緒只是一種掩飾,掩飾出來的。而且這種掩飾自己意識不到,就是用力過猛,演戲也經常會這樣的,就是演技不到位,你沒辦法揣摩這個人物的內心世界,就會有一種夸張的東西,夸張的演技就是這么誕生的。
總想用外在的行為和情緒來表面化那個他想要的那個人物,這就是表演夸張,夸張痕跡。但是如果真的懂得那個人,內心世界那個(情感)他是由心往外發的,就不是先行為,是先內心。內心有了那個人的感覺以后,他就不關注外面的行為和情緒,那是自然散發出來的。所以這就是好演員好演技。
但是很多人,咱們老百姓演技挺差的,為了掩飾這個東西,特別夸張,你看明明我們只是跟他聊,沒說他錯,沒說他,哇那情緒就爆了,用夸張的表演,來掩飾一個他不想承認的一個事實。聽到什么,我沒錯被踩了尾巴一樣,這其實就是戳中了,對大著嗓門,我沒錯哈哈。
為什么?不入心的東西,全叫夸張式,越不入心的東西,成向東,太原圓成心理咨詢研究中心二級心理咨詢師:我們心里面的態度就是我有錯,但是表演外在的,就是要表演一個我沒錯的一個東西,就很容易用力過猛,是吧有很多人都是這樣,其實是底虛要拿外在的那個夸張表現,補充一下,越虛外在越夸張。
對,你看那個,有的人說謊的時候被人戳了,問你你去哪了,一句話他的情緒就出來了,我哪也沒去,嗓子聲音腔調情緒,整個就完全不在這,他自己沒覺得,別人一看不對勁,浮夸的演技,在掩蓋什么?你看有的夫妻過日子,老婆問老公你干啥去了剛才,然后他情緒啪就爆了,你懷疑我,哈哈哈。
本來不懷疑,然后老婆,都有識別對方心理的那種能力,靜靜地看著,這下懷疑了,證明你用力過猛,表演的痕跡很要不得啊。你看咱們要是看電影,看見很多演員表演很浮夸,那就是外在型的,他就根本揣摩不住這個人物的性格,所以他就表演很夸張,知道了內在缺乏,對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