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牛津大學心理學家賈斯汀·巴雷特將人的撞鬼經驗解釋為大腦負責與人溝通的區域過于活躍。這個功能原本幫助人理解對方行為的背后原因,過于活躍后一些沒有意義的刺激也被關注,就出現了無法解釋的現象。
在一個經典的心理學實驗里被試觀看屏幕,屏幕上的盒子里有長方形、三角形和圓形,它們在盒子里進進出出,結果人們竟然將毫無意義的圖形移動變成了故事。圓形與三角形相愛,長方形要搶走圓形遭到三角形的報復,最后三角形和圓形過上幸福的生活。
人總是無法接受沒有意義的事物,即使表面上看似毫無關聯,人腦也會猜測背后的聯系,將看到的事情當成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比如中了彩票大獎就是上帝保佑,身體生病就是魔鬼作祟,窗戶忽閃忽閃地響就一定是鬼魂出現。
說簡單些,鬼是人造出來的,除了人類對大自然的不理解而產生的崇敬之外,也反映了人的心理需要。在古代社會,人類是因為恐懼而群居在起的,人們因為對大自然、對野獸的恐懼才會聚集在一起,相互關切、相互支持。換句話說,對鬼的恐懼強化了人際關系。
另外,鬼是一種象征,代表死亡或可能引起死亡的力量。生之為人,最怕的就是死,因此對鬼的恐懼實際上是對死亡或與死亡有關的某種威脅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