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Spielberger的學說這種個體差異就是特性焦慮的差異(圖32),引發的焦慮喚起內在的刺激,內在刺激可以列舉意識情感、生物性欲望等能刺激認知性評估的刺激,除此之外沒有言及,Feud(926)⊙認為人的“心理”由自我、本我、超我三個部分構成,焦慮是由自我引起,當自我感覺到來自本我沖動有危險的時候,作為信號發出焦慮信息,在自我層面壓抑沖動的假說.Frud(1915)⑧所說的沖動是源自身體內源的東西,具有對象(目標)和刺激“心理”“向一定方向驅趕”的性質。這種沖動的概念定義如下,“沖動是精神性物質和身體性物質的交界性概念,是源自肉體內部可以達到精神世界刺激的心理代表者”。這樣即便把沖動當作是代表追求某種東西引發的無止境的沖動、欲望、愿望等欲望的源泉,表面上與上述定義看似有差別,但是功能上沒有大的差別。欲望的分類方式有多種多樣,但是Maslow(1943)m在“人的動機”中總結的關于“欲望”的分類我認為非常簡潔明了。據他的研究,人的欲望大致分為五層,其形狀為金字塔形、階梯形構造(圖3-4),當低層次的欲望得到了滿足,進而追求滿足更高層次的欲望。如果具有健康的精神狀態,追求更高層次的欲望,直至追求最高的欲望,即自我實現的欲望。但是現實生活中人們不僅只追求一種欲望,還同時追求2~3種欲望,這些欲望相互關聯組成了個人所特有的欲望體系。也有低層次的欲望尚未滿足,轉而摸索著追求更高層次欲望的情況。比如,有的人雖然存在疾病和身體殘疾,但是也能實現自我價值。
已經講述過關于三種作為焦慮喚起源的“外界刺激”,但是受到刺激后生物體對刺激做出何種判斷和評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既存的、通過體驗和觀察而習得經驗的影響。在其判斷和評價的根源里隱藏著內在的刺激(愿望、欲望、本能沖動性欲望)。比如原因不明的高熱和疼痛會讓人們產生焦慮。那是因為生理性欲望受到了威脅。找到了原因和處理手段,積極治療就會使人安心。當石油危機爆發,經濟發展前景不明的時候,焦慮的結果開始著手儲備物資,就是因為安全受到了威脅。到一個陌生的國家感到焦慮,是因為除了安全的欲望以外愛與被愛的欲望受到了威脅之故。在國外受到陌生人的款待會感到無比的喜悅。考完大學入學考試以后,等待人學通知書期間處于無法抑制的焦慮是因為自我尊嚴的欲望(自己對自己的自信和來自別人的認可)受到了威脅之故。的確外界的刺激會動搖“心靈”和使人焦慮,但是對于同樣的刺激存在個體差異。Spielberger認為這是由于特性焦慮存在所致的。即認為雖然不能忽視條件反射對焦慮的影響,但也不能忽視由于個體所具有內在刺激(意識、情感、欲望)的不同,換句話說個體的價值觀不同而導致了個體差異】特別是把欲望作為以焦慮為核心癥狀的神經癥研究材料是很重要的東西.在表43中,以Ma3low的五種欲望分類為標準,根據多數學者的研究對欲望的種類進行了劃分。由于Freud在研究初期把神經癥中所看到的欲望限定為性欲,所以Adler和Jung由于存在意見分歧離開了Freud.Adler(I923)"和Horney(936)w強調應重視個體與環境之間影響為主的欲望在.Sullivan,H.S(953)w的理論認為神經癥性行為追求身體上的滿足和社會性安全的結果。前者追求的是保持個體的身體生安全和穩定,相當于Maslow的生理欲望和安全欲望,而后者是在人際交往中所得到的欲望,具體認為包括了Maslow所說的愛與被愛欲望,自我尊嚴的欲望和自我實現的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