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師培訓
| 小琳為什么不上學1、小琳的內心世界 | |
| 發表時間:2023-07-02 閱讀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 |
|
小琳從小就被父母捧在手心里長大,從來沒有高開過父母身邊。上大學以前,國為她成績好,老師和同學都很喜歡地??墒?,考上大學后,一切都改變了。原來的小圈子擴大成了個不熟悉的大圈子,優越感沒有了,老師基本都不認識地,同學更是形同陌路。凱瑟琳上大學以前,身體也一直很好,除了偶爾感冒發燒,沒得過什么大病。可是,大學開學兩個月后,不但感冒發燒成了家常便飯,而且還常常得一些怪病。發作的時候感覺整個人有氣無力、頭腦發暈、厭食。這時,地的同學們就會輪流陪她到醫院看病,可是檢查下來,醫生認為她沒有什么問題。周末一回到家,身體就好了,圣誕節整個假期都沒有發作過。可是回到學校又不行了,各種怪病又開始發作了。小琳猜想自己大概是心理作用,或者水土不服。每當在學校里,小琳就感覺自己特別脆弱,很想家。她覺得,只要有家人的照顧,她的身體就不會那么差,學習也不會跟不上,她想到了退學。 心理咨詢師發現,表面上看,小琳的問題是身體原因,實際上,她真正的問題是不能夠適應大學的生活。凱瑟琳原來很健康,可到了大學之后經 常莫名其妙地生病,經檢查沒有任何器質性問題,她的病其實是心理問題。通過生病,引起別人的關注每個人都有尋求他人關注的心理需求,凱瑟琳從小就是家人關注的焦點。來到大學后,沒有人再像從前那樣對她關懷備至,加上她不太會與人交往,朋友很少,從而感到被忽視、被孤立、被排斥。有一次,小琳體有課上摔傷了,得到班主任、輔導員和同學們的極大關注,每天都有人安慰她,幫她料理日常生活,讓她覺得自己是“焦點”了??伤葌昧艘院?,同學 和老師的問候漸漸少了,她又與周圍環境產生了疏離感。后來,她不小心染上了重感冒,同學和老師把她送到醫院,給她無微不至的關懷,她又一次感到自己成為“焦點”。幾次患病的經歷強化了生病就能引起別人對她關注的 觀念,在有意無意中,她就開始不注意身體,經常生病,以此來成為老師和同學關注的焦點。放假回到家中,父母對她的關注是無條件的,她不需要生病就能獲得,因此假期她的身體就很好。病人的角色是她逃避挫折的一種方式小琳從小過得比較順利,又在父母身邊長大,遇到的很多問題都是由父母來解決的。而到了大學之后,遠離父母,要獨自面對和解決生活中的種種間題。凱瑟琳的獨立生活能力差,處理問題的經驗少,而她又比較好強不愿意承認失敗,不能接受自已不如別人。生病給了她一個很好的借口,可以用生病來逃避競爭,躲避生活中的棘手問題,得到別人的幫助。 “生病”是她人際交往的一種病態方式與同伴交往,歸屬于某個團體是一種心理需求。紐曼認為,進人青年期 的一個特點是處于“群體歸屬感”和“疏離感”的危機中。被同伴所接受就會產生歸屬感,如果被排斥就會出現疏離感。來到大學后,班集體的概念相對弱化,小琳沒有找到歸屬感,她不太懂得如何與人交往,朋友少,缺乏同伴之間的情感交流,而生病給了別人和她一個相互溝通的機會,找到了集體歸屬感。 |
|
| 上一篇:低效率者的職場焦慮 | |
| 下一篇:小琳為什么不上學2、利用病人角色,才能獲得益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