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積極心理治療
積極心理治療是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德國著名心理治療專家諾斯拉特·佩塞施基安教授在跨文化研究的基礎上創立的一種心理治療范式。與傳統心理治療相比,積極心理治療具有鮮明的個性特色,表現出跨文化研究、積極型視角、整合化理念、人性化原則、自助式療法和社會化效應等特點。積極心理治療把人看作一個整體,強調既要看到疾病,更要看到人的潛能,關注和致力于人們的日常生活。通過積極心理治療給求治者或求助者樹立起信心和希望,充分調動其潛能,最終病被治好了,人也會變得更有信心、更有力量。
積極心理治療告訴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積極地溝通、表達、自助、增進交往能力并保持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和自我幸福感。積極心理治療的基本要領是每個人均具有兩種基本能力,即認識能力和愛的能力,對現實的認識而派生出守時、有序、整潔、禮貌、誠實、節儉等,由于愛而派生出耐心、時間、交往、信心、信任、希望、信仰、懷疑、確定和團結。對于胃神經癥病人可按以下程序進行治療:①觀察和保持距離階段;②調查階段;③處境鼓勵階段;④語言表達階段;⑤擴大目標階段。以上5個階段是一種治療的框架,各種療法如精神分析療法、行為療法、集體治療、睡眠療法、支持療法、藥物治療和生物治療等各種心理治療方法可以有機結合起來聯合應用。
2.支持性心理治療詳細了解病史,耐心聽取病人的敘述,對病人以往的各種功能檢查結果認真查看,并給予必要的體檢和功能檢查,排除消化系統實質性病變,解除病人的疑慮,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治療者讓患者傾訴內心的痛苦與煩惱,支持并鼓勵患者敢于面對困難,充分調動患者自身潛力,適應外在環境,指導患者解決面臨的問題,提高其應付生活的能力。順其自然、接受癥狀,也就是對自己的癥狀和情緒變化全部接受,不要拒絕,應以正常生活為目的去行動。因為用意志的力量去控制癥狀和情緒,只能適得其反,使癥
3.森田療法
狀越來越重,只有順其自然,像正常健康人一樣生活,最終才能使癥狀消失,達到治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