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官架子”,乃氣派、排場也,是用來拾高自己、表現自己的一種狂妄、傲慢的姿態。時下一些領導認為,他們是管理者和統治者,公司的員工則是被管理、被統治者,員工必須任由自己驅使,每個人都得對自己卑躬屈膝,迎合自己的情緒和癖好。
其實,不知這些老板是否清楚,他們的“架子”越大,官氣越足,員工就越反感,與他們的距離就越遠。日積月累,不僅不利于各項工作的開展,而且會使員工的意見越來越大。而一個真正的好老板,不在于“官架子”端得大不大,而在于是否具有親和力,是否得到了員工的認可,能不能讓員工真正的信服和敬仰。位光明磊落、深受群眾愛戴的領導干部曾經這樣說過:“為官不要自覺高人三等,而應自覺低人三等。”如果領導者不擺官架子,才能更深人民心。無論是在軍分區還是地方,劉孟合從不擺“官架子”,為人行事“平民化”,在工作生活中沒有那么多講究。
劉孟合對吃和穿,從不講究。一碗面條或者羊肉泡饃就是一頓飯。他到軍分區工作后第一次下基層檢查工作,吃晚飯時,人武部的同志說:“飯已經在酒店安排好了。”
他黑著臉說:“想留我吃飯就在內部食堂里,你們吃啥我吃啥。”2001年底,他帶著人武部部長到兄弟單位學習取經,中途要吃頓午飯,部長們吵著讓劉司令員請客。他說:“我請客可以,一人一碗羊肉泡饃,餅隨便吃,羊肉每人二兩?!睅孜徊块L開玩笑說:“我們無所謂,你司令員不怕掉價就行?!彼f:“想想豫西這兒的老百姓吃的是什么,七輩八素的你還能咽得下去”他平時基本穿軍裝,業余時間偶爾換上便服,下身仍然是軍褲。如果到村里去,穿的青定是膠鞋或布鞋。色認為,領導干部還是樸素一些好,盡量別從字著下基層時,他給自已定廠二條原則:一是輕車筒從,一般除了司機就是西打扮上就和群眾遠遠拉開了距離。一個機關人員;二是不打招呼,免得對方忙于準備接待;三是一步到位,縣、鄉兩級能不打擾的就不打擾。他說:“這樣做有利于多多了解真實情況,也能讓機關同志集中精力干自己的事。”
作為軍分區司令員、市委常委,劉孟合在當地也是個“人物”。不少人想與他有些來往、建立些聯系。他的原則是,正常交往可以,庸俗關系不搞。所以大家私下里議論:“老連長還是那個樣,官越大越能守得住自己?!?span style="text-indent: 2em;">越是官大的領導,越是能夠走到群眾中去,他們從不擺官架子,在群眾心目中留下了一個好印象。
低調的領導從不輕易得罪員工,從不對員工說一句苛刻的話。即使是員工錯了,他也會平心靜氣地與員工一起研究解決,更不會去抓誰的小辮子,或去打擊直言進諫的人。當員工說“領導,我覺得你提的某某建議不是很可行,我們建議…”時,他會十分興奮地告訴員工:“好吧,這事你直接負責,就照你說的去做吧。當然,如果在做之前你能考慮一下我的建議,也許會更好些?!碧睦碜稍儙煟?span style="text-indent: 2em;">領導的權威不是靠端架子、擺威儀和樹立自己威信得來的,這樣做最后只能成為孤家寡人,不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