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四五歲,孩子都是完全地依賴他們的父母,尤其是他們的奧媽。在這個年齡階段,任何一個引起不安全感的情境都會導致孩子過度的依賴,并且這種依賴會很持久。對于焦慮癥患者而言,童年時期父母過于苛刻和追求完美是造成他們缺乏安全感的主因。由于父母的離異或者死亡而遭受忽視、排斥、遺棄,或者是體罰以及性侵犯,都會導致不安全感(以及情感依賴),這是形成焦慮癥的基礎。我所見到的患者中,有20%~25%的人成長于父母一方或雙方酗酒的家庭,這是部分患者患病的一個普遍原因。正如該領域中許多暢銷書中描述的那樣,酗酒者的子女在成長過程中有如下特征:1)強迫控制;2)回避感情;3)很難相信其他人;4)承擔過多的責任;5)想得很多或什么都不想;6)極度渴望取悅他人,甚至以犧牲自己的需要為代價。盡管并不是所有的酗酒者的成年子女都會有焦慮癥,但是上述的個性特點在有驚恐和/或恐懼癥狀的人身上是很常見的。酗酒者的成年子女、遭受過其他形式虐待的幸存者、有焦慮癥的大部分人都有這種共同的特點:根深蒂固的不安全感。也許不安全感的輕重程度以及孩子的應對方式將決定日后他們形成哪一種類型的焦慮癥,而不能決定他們的成癮個性或其他行為問題。如果兒童以過度的依賴來應對自己的不安全感,那么,在以后的生活中,他會極度依賴某一安全的人或地方。這就是廣場恐懼癥的普遍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