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們應(yīng)該如何去加重自己心理天平上心理補償呢?
首先,要有正確的自我評價。情緒是伴隨著自我評價與需求的滿足狀態(tài)而變化的。所以,人們要學會隨時正確地評價自己。有的青少年就是由于某些需求得不到滿足,得不到肯定的自我評價,加上未能進行必要的反思、調(diào)整自我要求與客觀現(xiàn)實之間的距離,因而始終處于郁悶或怨恨狀態(tài),其至悲觀厭世,最后走上絕路。由此可見,人一定要學會正確估量自己,對事情的期望值不能過分高于現(xiàn)實。當某些期望不能得到滿足時,要善于勸慰和說服自己,不要為之過于遺憾。生活中處處有遺憾,也處處有希望,希望安慰著遺憾,而遺憾又充實了希望。正如法國作家大仲馬所說:“人生是一串由無數(shù)小煩惱組成的念珠,達觀的人是笑著數(shù)完這串念珠的。”從這種意義上來說,沒有遺憾的生活,才是人生最大的遺憾。
為了能有自知之明,人們需要正確地對待他人的評價。因此,經(jīng)常與別人交流思想,得到他人的指導和幫助,是人們求得心理補償?shù)挠行侄巍?/p>
其次,必須意識到你所遇到的煩惱是生活中難免的。心理補償是建立在理智基礎(chǔ)之上的。人都有七情六欲,遇到不痛快的事自然不會麻木不仁。不理智的人喜歡抱屈、發(fā)牢騷,到處辯解、訴苦,好像這樣就能擺脫痛苦。其實這往往是白費時間,現(xiàn)實還是現(xiàn)實。明智的人勇于承認與面對現(xiàn)實,既不幻想挫折和苦惱會突然消失,也不追悔當初該如何,而是認為人生中本就會有很多不如意,并非是老天跟自己過不去。這樣,挫折帶來的心理壓力就會減輕,從而能夠使自己盡快平靜下來,客觀地對事情作出分析,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積極尋求解決的辦法。
再次,在挫折面前要適當進行心理調(diào)節(jié),這有助于我們在逆境中進行心理補償。例如,實驗失敗了,要想到失敗乃是成功之母;若被人誤解或誹謗,不妨想想“在罵聲中成長”的道理。最后,在做心理補償時也要注意,自我寬慰不等于放任自流和為錯誤辯解。一個真正的達觀者,往往是對自已的缺點和錯誤最無情的批判者,也是敢于嚴格要求自己的進取者和樂于向自我挑戰(zhàn)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