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你沒有給出細節,看來你的強迫癥應該是比較嚴重。對你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
強迫癥有強迫性思維,或者強迫性動作。有些人兩種情況都有。強迫癥的病人意識很清楚,其他方面也沒有問題。就是有一些想法或者動作,明知道不對,或者不應該,但不能控制。自己和自己斗爭,當然沒有贏家。
有些人有完美主義的性格。做事情都強迫自己做到百分之百的準確。對自己要求嚴格,不留余地,有點古板。但這個并不是強迫癥。
典型的強迫癥是一種生物源性的疾病,有明顯的神經遞質失平衡的基礎。并不是簡單的想不通。很難進行自我調節。所以基本上不可能不經過治療自愈。
治療強迫癥有藥物治療和行為心理治療。多數病人對藥物治療是有效的。常見的藥物,包括,血清素回阻劑,如氟西汀,對多數強迫癥有治療效果。有些病人經過治療,癥狀并沒有完全消失,但是癥狀會變得可以適應,生活工作影響會明顯減弱。
行為心理治療,包括系統脫敏療法,對強迫性行為有一定療效。假如和藥物治療相結合,效果會更明顯。
所以,假如你強迫癥已經被確診,而且還很嚴重,建議你到醫院看看精神科醫生,進行系統評估,再選擇最佳的治療方案。
生強迫癥,就像生糖尿病一樣,需要醫生的干預。自我調節,可能有一定的幫助,但是不能靠自我調節,來希望強迫癥自愈。由日本心理學家森田正馬創立的森田療法,活用中國道家學說,將強迫癥的治療帶入到劃時代的空間和境界。在治療過程中,患者不需要進行枯燥乏味的放松練習,也不需要吃很多具有副作用的藥物,更不需要輟學、停工在家。
治療就是將其理論慢慢地滲透、融會貫通于學習、生活之中。在這樣的實踐中,明白強迫癥治療以及生活的根本。甚至在康復之后,對我們的生活都會有一個全新的認知。
理論核心就是“順其自然,為所當為”。他所有的學說和理論都是圍繞這八個字來做深入的介紹和探討的。你出現癥狀的時候,不用去管他,是該去做什么,就做什么,吃飯、睡覺、聊天、玩游戲……堅持帶著癥狀去生活。
這樣的正向實踐持續一段時間后,會給予大腦積極的信號,步入良性循環,讓自己擺脫思維和癥狀的束縛,重新喚起生活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