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世界人口大國,中國人民的心理健康問題是全人類中具有代表性的問題,當今所謂的“世界心理學”實際上主要是西方心理學外加點綴性的西化心理學,這樣的人類心理學是極度偏頗的,是不能代表全人類心理學的。真正的人類心理學必須從西方國家的本土心理學與非西方國家的本土化心理學的長期發展與綜合中逐漸形成,這樣的人類心理學才能算是具有代表性的。也就是說,人類心理學的健全發展要靠西方本土心理學與非西方本土心理學的有效統合。楊國樞把這種統合歷程分為微觀層次與宏觀層次,微觀層次的整合是指將不同文化的研究者針對同類心理與行為所從事的不同研究的發現加以跨文化的整合,先決條件是所從事的皆是本土的或本土化的研究。
至于宏觀層次的跨文化統合,不是以不同研究者所獲得的實證發現作為統合單位,而是以不同社會或國家的不同本土與本土化心理學作為統合單位。經由微觀與宏觀兩個層次的統合以建構全人類的心理學,不但是一個遠大的目19標,也是一種長久的歷程,為了經此歷程、達到此目標,最重要的一個先決條件是好好發展各非西方國家的本土化心理學。
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已經接受了較多的西方心理治療的理論和方法,并且不少中國學者在國外進行了系統的培訓,這些學者多是成長在中國文化背景之下的心理學家,他們一方面對中國的文化和社會有深刻的理解和體會,另一方面,他們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學基本理論,因此,這些人有責任也有能力把心理治療的方法和技術進行本土化調整,使得更多的中國人受益。隨著心理治療的廣泛開展和推廣,這些本土化的心理治療方法,有其生長的土壤和成長的環境,因此,中國的心理治療在不久的將來會和世界各國的心理治療方法相交融,并在這一過程中,給全世界人民呈現中國人自己的心理治療方法,為推動心理學的發展和人類的心理健康作出更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