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超越的不是內向的性格,而是自卑
不管是世人的印象,還是心理學家的理論,外向的人好交際、渴望刺激和冒險,情感易于沖動;內向的人喜靜、敏感、富于內省,不喜刺激,喜歡穩定的生活。當然,這些特質都是與生俱來的,不論是外向的人還是內向的人,本身都并沒有錯。
只是,在當前大多數的生活以及工作環境中,都存在著大量的外向期待值:不論性格究竟如何,所有人都被一視同仁地如此勸導,要更堅定、更大聲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想要成功就必須先刷出自己的存在感;在自我推銷上要更加不遺余力地展現自己。
正是這種帶有強烈偏向的期望使得內向的人相信他們的性格存在了問題——既然絕大多數人總是不可能錯的,那錯的就只能是他們自己了。他們開始懷疑為什么自己不喜歡發表自己的意見,不愿意主動開始一段對話,不想去別人都想去的熱鬧聚會,那些外向的人做起來輕松愜意的事情,到了他們身上為何就變得難如登天——難道自己真的就不如別人?
許多內向的人會將這些“自身不完美”的想法內在化,成為沉重的負擔。他們覺得自己的內向性格就是一個不足之處,是個讓人自卑的秘密,或是一個難以克服的障礙。
許多內向的人常常希望能夠改變自己,可惜的是,他們往往會想著如何改變自己內向的性格,卻從未敢于正視心中內在的自卑。其實,一旦內向的人停止與自己的本性進行爭斗,他們就會真正地感受到無拘無束,而他們性格中的魅力才能夠真正得以釋放。
以下是內向的人如何超越自卑的建議:
認清自己,內向并非少數派
雖然整個社會的期望偏向于外向,使得內向的性格大有被邊緣化的趨勢。然而根據現有的研究表明,現有的人群中,有1/3到1/2的人屬于性格內向的人。雖然這個數據看上去有些驚人,但其實仔細想想卻還是很有可能的,因為將自己偽裝成一名外向者的內向者肯定是大有人在。
當然,由于自身性格使然,許多內向者都不太愿意融入周圍的群體,也不知道自己有著那么多性格內向的伙伴,他們會覺得自己異于常人,會覺得自己可能是孓然一身。
但現實是,內向的人并不孤獨。不要忘記,當你在為自己的性格苦惱不已時,同樣你身邊可能也有很多人在與自身的自卑和恐懼作斗爭。
接納自己,內向≠消極
雖然內向的人喜靜不喜動,不愿主動開口,在人群中也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但內向的人不會真的封閉自我,或者躲在地下室中進行不可告人的活動。他們只是不太喜歡與不熟悉的人來往,而是喜歡獨自工作,或者是在一個個小團隊中發揮自己的作用。他們深思熟慮,不輕易泄露自己的態度和情緒,喜歡深入交心甚于侃侃而談。
內向的人通常十分珍惜時間,喜歡小圈子社交,并且只跟信任的人進行互動,對于感興趣的話題,他們能夠發表深刻獨到的見解。內向的人并不是抗拒社交,而是會為自己設立界限——只有那些符合他們內心標準的人才能夠得到他們的關注。
相信自己,內向者同樣天賦異稟
內向,常常伴隨著這樣的標簽:敏感、謹慎和害羞。當內向的人生活在外向的人主導的世界中,毫無疑問對于內向的人來說,這已經變成了一種沉重的標準,并且當這種性格的標準與成功掛鉤的時候,內向的人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也就不再那么難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