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考試季”即將來臨,無論是高考生、中考生,以及即將面對期末考的其他學生,都難免會出現“考前焦慮”。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許多考生家長的“考前焦慮”可能比考生更嚴重,家長的這種焦慮情緒可能加重了孩子的緊張情緒。
對于考生家長不妨進行“心理體檢”,如果處于心理亞健康,可以通過“電子診室”,用音樂、游戲等方式進行心理解壓。
家長焦慮
會加重考生緊張情緒
臨近考試,考生們最容易產生的考試緊張狀態各色各樣,如坐立不安、心煩、不開心、胃口不好、睡不踏實等。如果出現以上這些癥狀,家長和老師一看就知道孩子是緊張、焦慮了,會為孩子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
可是大家易忽視的是家長自身的焦慮。一個心理咨詢室門口遇到兩母女。憂心忡忡的母親向醫生訴說女兒的種種“考前焦慮”。接診醫生卻留意到這位母 親面色憔悴,嘴角潰爛,詢問之下才知道,這位母親為女兒考前狀態不佳而連續失眠,還特意請假在家,給女兒做她愛吃的飯菜,可是不見任何起色,她愈發心急如 焚,手足無措了。這位母親,她也患了“考前焦慮癥”,而且程度比女兒嚴重得多。這種焦慮情緒可能加重了女兒的緊張情緒。母女之間形成一種惡性循 環。
身體頻不適
也可能是焦慮信號
根據調查,面對高考,壓力較大的考生有 68%,可卻有76%的家長或多或少出現了考前焦慮癥狀。家長患考前焦慮有8個典型表現,包括:短期內體重下降;對孩子身體狀況過分擔憂;經常會下意識地 提醒孩子不要有壓力;睡眠質量下降;工作質量下降;除了高考,對其他事情的關注度下降;疏于照顧家庭其他成員;常借故對其他家庭成員發脾氣。
還有部分家長,他們的表現主要是軀體不適,頻繁出現諸如頭痛、反胃、失眠、尿頻、痙攣等狀況,去醫院檢查,或是查不出明顯的疾病,或是吃了藥效果也不好,這種情況也可能是焦慮作祟。
很多人在焦慮時易出現各種消化道不適,如胃口差、腹瀉等,這是因為敏感的消化系統其實是緊張情緒言語的器官,在遇到較大壓力時,消化系統會感應到這種狀態,其正常功能也會被干擾。如果家長不確定自己是消化道本身出了問題,還是心理因素引起的消化道不 適,不妨來做個心理體檢。
心理體檢
也很“個性化”
隨著體檢的普及,年度體檢幫 助不少人篩查出身體方面的異常,然而,傳統體檢項目卻經常“忽視”心理健康的評估。現在處于都市生活的人們,無論是快節奏的工作壓力,還是買房、養家等的 生活壓力,特別長期處于高壓行業的人群,比如公務員、媒體人、金融行業從業者等,日日都處于緊繃狀態。如果恰逢孩子即將迎來決定人生命運的中考、高考,家長們更是火上澆油,難免就焦慮了。
家長們如果懷疑自己的心理可能出了問題,不妨來做個心理健康的評估。他介紹說,目前 心理體檢項目有很多種,比如心理健康(如90項癥狀自評量表、焦慮自評測試、抑郁自評測試、壓力測試)、人格測驗(艾森克個性問卷、A型B型性格測試) 等。在選擇心理體檢項目時,可以事先咨詢專業的體檢人員,提供年齡、家庭、職業、其他癥狀等信息,搭配最適合自己的測試項目。在一些醫院,填寫量表的檢測 方式包括手寫、ipad填寫以及下載手機APP填寫,體檢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
對于問題較嚴重者,需要到心理專科接受干預和治療。而對于問題較輕者,可以通過電子診室進行遠程干預。電子診室會根據測試結果給出個性化的診療方案。 家長們只要每天在自己家中的電腦登錄,就可以在電子診室的指引下,通過冥想、音樂、緩解焦慮操、電子游戲等方式,進行舒緩緊張、釋放壓力的訓練。
醫生有話講
在生活中,保持日常的規律不變,不失為讓家長和孩子都放松的好方法。如孩子有幫忙做家務的習慣,即使在考前也可讓他照做不誤。既不要讓孩子感到你對他漠不關心,也不要讓他覺得你對他過分關注——這個尺寸不好拿捏,還真考驗家長的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