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越來越多的家長知道過多的批評會給孩子帶來心理上的傷害,造成人格上的缺陷。有多少家長了解過度贊美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會有多大呢?物極必反,所有的事情都要講究適當。那過度的贊美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傷害呢?
家長對孩子的贊美主要來自于這幾個方面。
第一種家長很愛孩子的,在家長的眼里,孩子沒有缺點,他的方方面面,行為思維都是完美的。孩子無論做了什么,家長都會對他進行一番的贊美、夸獎。甚至他沒有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家長也會夸獎我女兒真好,我兒子真好。
第二種但凡涉及到什么樣的事情,自家的孩子需要和別人家的孩子做一個比較的時候家長不看事實,不由分說地贊美自己的孩子。比如說別人家的孩子沒有我的女兒漂亮,沒有我的兒子帥氣。雖然他這一次考試的成績比我的孩子好,但是他沒有我的孩子聰明,這次是她走運氣。雖然他的畫畫的好,那是因為我的孩子不想畫,我的孩子想畫一定會比他畫的更好。無論其他孩子身上有什么樣的優點超過了自己的孩子,家長都會找出很多理由和借口來證明自己的孩子比對方更好。
第三種孩子身上真的有很多的優點。家長基于孩子身上的這些優點,對孩子不停地進行贊美,當孩子有缺點的時候,家長也不會指出來或者是跟孩子進行分析。
第四種,家長覺得贊美對孩子很重要就拼命的不停的贊美。幾乎到了一個浮夸的,沒有理由的贊美。三句話不離贊美!
無論什么樣的語言,好的或者是壞的說的多了人們就會認為這個是真的了。當家長對待孩子的行為方式就是贊美的時候在孩子的心里也會接受,會認為自己是一個完美的孩子,沒有什么缺點。
孩子也會覺得自己是非常有能力的,因為通過家長的語言他知道了自己無論做什么都能做得非常好。或者是自己做的不好的事情都是不重要的。而重要的事情自己只要想做都是可以做好的。但是這里有一個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自己很好,或者是很多事情能做得非常好是孩子的認為,而不是事實。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他接觸的人越來越多,他需要做的事情越來越多。比如一件原本他認為不重要的事情,但是她覺得此刻他要做一下,為了證明自己或者是打倒別人。當他遇到了比自己強的人,有了一些自己完不成的事兒的時候孩子就會出問題了。贊美對孩子的傷害就顯現出來了。在事實面前孩子心里會有巨大的落差。一方面是他想不明白,他不理解事實為什么是這樣,自己為什么做的不好,自己以往都是那么好的,現在怎么就變成了這個樣子。人們在這種狀態下,通常會找出一些理由證明自己是正確的。所以孩子在這個時候很容易把責任歸結為是對方的責任。這種規責的方式一方面會讓自己退縮,不去正視問題,不會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不能夠對人格起到鍛煉和成長的作用。另外一方面由于這種困惑是由對方帶來的。無論對方是人還是事,在孩子的心里會對對方有很大的排斥、埋怨。會認為自己的痛苦是對方造成的,而不是自身不夠完善。
所以這種贊美帶來的第一個傷害就是孩子承受能力差,應對能力差,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的時候,會選擇逃避。這種贊美帶來的第二個傷害就是孩子會比較自負,因為她的經驗告訴自己,自己是很好的,自己的行為是很正確的,所以他不會接受別人的建議。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會反應比較強烈,比較暴躁,嚴重影響人際關系。
第三個傷害是過度期待贊美。這所有的事情,或者是與任何人打交道,內心期待的都是得到對方的贊美。也會過于在意別人的眼光。有些人覺得不是自卑的人才會過度的在乎別人的眼光嗎?在過度贊美中成長的孩子,也會過度在于別人的眼光。因為孩子心里其實有一個能夠察覺得到,但是自己卻不愿意正視的事實,那就是以往她得到的這些贊美,其實并不是完全憑自己的實力來的。這種感覺就促使一個人時刻想去驗證,證明自己是有實力的。所以在他們做一些事情或者是與別人打交道的時候,都會有一個強大的心理預期,那就是得到別人的贊美。假如這個愿望沒有達成一方面孩子的心里會很受傷,另一方面孩子會不知所措。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不知道如何是好,因為越是擔心自己的行為是不是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可就,越是不知道怎么樣才是正確的。
第四個傷害,也是最嚴重的傷害。孩子知道自己一直都是很出色的,很能干的,很完美的。當現實給了他重重一擊的時候,孩子很容易被擊垮。很多小學,初高中學習很好的孩子,升學之后不再是名列前茅的時候,自己無法承受,抑郁了,焦慮了。很多一直是別人交點的孩子到了一個新的環境,不再是別人交點的時候無法接受這個世界的現實,覺得這個世界陰暗,沒有希望,抑郁了,焦慮了。這個時候想對孩子的認知做一些調整,難度是非常大的。一個孩子十幾年形成了這樣一個認知體系想要改變他有多難可想而知。
凡事有度,對孩子的贊美要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之上。過于頻繁的贊美和過于浮夸的贊美,帶來的只有傷害。實事求是,既讓孩子看到自己優點別讓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夠鍛煉孩子的心理彈性,幫助孩子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