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越是想要扮演完美的自己,對方就對你要求越高,你也就越累越痛苦。為什么我怎么改變,我愛人都不滿電?”很多女性都有這個困惑。他們在關系里努力改變自己,原來喜歡做的現在不做了,原為不喜歡的現在逼著自己喜歡,對方還是不滿意,依然經常指責、抱怨,很痛苦。而相互想要改變對方,也是很多人情感關系不幸福的源泉,或者說是痛苦的源泉。“想要改變對方,是因為對方不符合自己心中的理想愛人的投身,對方如果真的改變成自己希望的樣子了,叫投射認同。”這樣的理論,我們常常聽說。
在這樣的關系里,如果自己是被改變的一方,看起來只的改變自己一條路可走,否則對方會一直不滿意,兩人之間存在的問題無法解決,彼此都會痛苦。可如果自己改變了,就做不了自己了。為了跟對方在一起,不能做自己,又會讓自己痛苦。
難道,呆在這樣的關系里,就沒有出路、沒有幸福的可能嗎?NO,很多問題的解決并不只有一個方向,遇到這樣的愛人也有幸福的可能!對方之所以要改變自己,從對方心理的角度看是自己不符合對方內心理想的愛人形象,但從兩人之間的接納程度來看,是不接納自己。所以,努力的方向是幫助對方接納自己!
比如,當對方說,你怎么總是忘東西?除了自己努力做到不忘東西外,能夠幫助對方接納自己是“會忘東西的人”這一特點,也解決了兩人之間存在的問題。可以對對方說:“是啊,你看我笨的,總是忘東西,對不起,是我的錯,我的錯!”這樣對方就更容易原諒自己,也就是接納真實的自己。人們不容易接納的人,是自己被指出問題時還進行反駁的人。拿忘東西這件事情來說,當A說B又忘東西時,如果B反擊說:“你不也會忘東西嗎?上次你就把鑰匙忘在辦公室了。”A會更加想要改變B。因為B給A的感覺是:“我說你你還有服氣,那我要找更多的機會證明你是有問題的。所以,A會更多的指責和改變B,B的痛苦也就更多。其實很多時候,B只要說一句:“你瞧瞧我笨的,總忘東西!”A一般也就不再說什么了,因為B都承認自己笨了,也就是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了,A指責和改變B的動力也就消失了。這個道理說起來也就這么簡單,并不復雜,那為什么改變與抗拒改變的游戲還會在很多愛人的關系里發生,并導致一對對原本深愛彼此的愛人最后苦大仇深呢?答案是很多人明白這個道理,但做不到,因為很多人自己都不允許自己不完美,不愿意承認自己是無能的、會犯錯的、有缺點的,是不接納自己的。所以,根本就不允許別人說自己的無能、有缺點、不完美。
拿上面的例子來說,說是A想要改變B,把B變成自己理想的愛人形象,其實B何嘗不是在扮演一個完美的自己呢?當A發現并指出B并不完美時,B是不同意的,如果B同意了,A也就更容易接納真實的B了。人的心理就是這么奧妙,你越是想要扮演完美的自己,對方就對你要求越高,你也就越累越痛苦;當你接納并不完美的自己,不再呈現一個完美的自己給對方時,對方反而更愿意接納真實的你,幸福也就來的更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