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前些天,朋友遭遇感情重創,給我打電話時幾近崩潰。我傾聽、勸慰,努力讓他好受些。臨掛電話,我趕緊叫住他:“等會兒,還有幾句囑咐你。”“接下來這段日子,你會特別難熬,很正常。你可能啥都不想干,就想躺著;見人不想說話,懶得微笑;對一切都興致缺缺,仿佛萬念俱灰,周圍空氣都憋悶得讓人窒息。但一定要記住:能干點啥就干點啥,別讓自己徹底僵住。哪怕做做運動、整理屋子,或者同事喊你時回一嘴。總之,別停。”朋友不太理解,心想:我都這么慘了,還不能頹一會兒?過了這陣兒再振作不行嗎?我懂他的疑惑,因為我也經歷過。所以我堅定地說:“有必要,真的有必要。”
02小學三年級,家里買了第一輛自行車,我興奮不已,迫切想學。一般孩子學車,都有父親在后面扶著,可我的父親只叮囑了幾句方法,就不怎么管我了。父親說:“騎上去后,不管發生啥,都別忘了蹬腳蹬子。車頭歪了,蹬;心里害怕了,蹬;顛簸不穩了,還是蹬。總之,不能停。”結果,學車過程中,父親說的狀況全中了。車把亂晃,我差點失控,想跳下來重來,父親卻在身后大喊:“蹬!”一咬牙,我卯足勁一發力,上路了。短短幾百米,我手臂僵硬,腦子空白,心臟快蹦出嗓子眼。但我牢記父親的話,車沒倒就一直蹬。大約二十分鐘后,我學會了騎自行車。大約二十年后,我明白了一個詞:動態平衡。
03那次學車經歷,讓我學到了最寶貴的東西:任何時候都別丟了那股向前的力。生活中,我們會常常陷入不舒服的狀態,恐懼、慌亂、無力感交織,讓人窒息、想放棄。這時,仿佛有個聲音在說:“把勇氣交出來。”你交了。它又說:“熱情和希望也沒用了,交出來吧。”你又交了。最后它還不滿足:“就剩個破自行車了,下來吧,啥都沒了……”絕對不行!哪怕失去勇氣和熱情,也不能停下前進的腳步。因為一旦停下,就很難再站起來。就像騎自行車,只要車沒倒,就得一直蹬。
04生活的路,越往前走越艱難。各種苦楚與煎熬如影隨形,它們不會自己消失,只能等你去跨越。邁過去的過程很痛苦,沒人安慰。但無數美好的未來在終點等著你。在到達終點前,你只能靠自己。這些苦楚與煎熬最可怕的不是摧毀你的情緒,而是一點點蠶食你的行動力。它們會想盡辦法奪走你那一點點向前的力。別讓它們得逞。哪怕在最沮喪的時候,你也能做很多有意義的小事。據某項研究表明,80%的人在遭遇挫折后,通過做一些小事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動力。失戀時,再難受,同事感謝你幫忙整理文件,你也可以豪爽地回一句:“不客氣!”失業時,再絕望,也可以左手拿著五塊錢的餡餅,右手完善簡歷。當生活的不如意干擾到你,記住,怎么頹都行,但手腳不能停。跑啊,跑啊,說不定什么時候就看到光亮了。
生活有時就像一場意外連連的自行車之旅,充滿挑戰與未知。但只要我們不停下,就有希望到達美好的遠方。所以,別停,勇敢地向前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