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上司或前輩情緒比較激動時,你最好耐心聽完他的批評,之后再把自己應該說的話說出來。如果你急于反駁,他很可能會認為你態度惡劣。
通常即使我們確實有錯,受到上司或前輩的斥責時還是會不高興,甚至一張臉立即垮下來;如果是自己沒有錯,卻無緣無故受到上司或前輩的批評呢?相信沒有一個人能咽得下這口氣吧!絕大多數的人遇到這種情況,第一個反應絕對是氣得跳腳,急著想為自己澄清,就怕自己被誤會要背黑鍋。不過,也因為遭受冤枉的心態使然,往往這時候反彈的力道以及辯駁的態度也會更加強烈,到最后即使洗刷了自己的冤情,卻也因為情緒問題和上司鬧得很不愉快。劉華麗是公司里的前輩,有一次她被主管叫進辦公室劈頭就是一頓痛罵:“你怎么做這么久了,還會出現這種小錯?”“這種很基本的處理程序也處理不好,像你這樣還怎么帶新人?”“這就是為什么你都做了五年,還只是當基層,一點上進心也沒有.”斥罵的聲音大到外面的人都聽得一清二楚。
沒想到這時候劉華麗突然重重拍了下桌子,開始回罵。雖然事后主管發現是自己弄錯了,出錯的并不是劉華麗負責的業務,但是也因為和她吵翻了,硬是把她調走了。像這種情況,不僅是考驗你情商的時候,事實上也是考驗你會不會做人的時候。主管犯了錯,誤會了你,如果你當著大家的面指正他的錯誤或是誤解,那就讓他沒有臺階可下,到最后即使證明你真的是無辜的,他也可能會很尷尬。
因此,這時候你如果能一聲不吭地忍受批評、接受批評,就是給自己也給對方預留退場的臺階。當主管最后發現是自己誤會了你時,對你的印象會更好,佩服你的大氣量。
因此,當上司或前輩情緒比較激動時,自己絕不能意氣用事。有必要的話不妨做一下深呼吸,使自己冷靜下來。
批評的一方(上司或前輩)應該也預想到了你會反駁,從而有了如何對付你的反駁的心理準備。因此,你最好耐心聽完他的批評,之后再把自己應該說的話說出來。如果你急于反駁,他很可能會愈發變本加厲地批評你。耐心地聽完批評,結果會好一些。其次,在主管或前輩訓斥完之后,也先不要急著反駁,最好去搜集所有相關資料,讓文件和數據說話,這會比你空口駁斥要有力得多。有了這些客觀的證據,上司或前輩才能對此事作出客觀的分析和評價,進而冷靜地回應你每個人都有強烈的自尊心,所以能虛心地接受批評是很難做到的。
要做個“會聽”的人。首先,要深刻認識“聽”在與朋友或其他人交談時的重要作用。如果你深深了解“聽”在交談時的重要作用,在與別人談話時,要表現出愿意與對方交談的態度和誠意。與別人交談時如果能做到“會聽”,談話雙方就不易發生摩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