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或個性心理特征的某些方面是受遺傳影響的,根據心理學家對單卵雙生子的研究,對出生以后就在不同的環境中養育的雙生子進行人格測驗,他們的人格測驗記分與在一起生長的相似。研究發現人格障礙患者親屬中相同人格障礙的發生率與血緣關系成正比。也就是血緣關系越近,同種人格障礙的發病率越高。
心理學家還對被收養人與他們親生父母的病態人格的關聯度進行研究,結果表明,親生父母有人格障礙的,被收養子女有人格障礙的比率高。盡管被收養人很早就與其親生父母分開了,沒受親生父母的后天影響。所以說人格障礙與遺傳基因是相關的,當然相關程度的高低也有個體差異。人格障礙雖然沒有發現神經系統解剖生理上的病變,但是他們在神經系統先天素質特點上還是有一些不夠健全的地方。
研究者根據大腦邊緣系統與情緒和行為有非常密切的關系,推測人格障礙患者的大腦邊緣系統可能發育不夠健全或存在缺陷。心理學家對人格障礙患者缺乏焦慮和內疚的研究表明,人格障礙患者的皮膚電反應活動程度比正常人低。讓他們做一項工作,如果發現出錯一次就給一次電擊,人格障礙患者出錯多,正常人出錯少,以此證明人格障礙患者缺乏預期的焦慮,很難從經驗中吸取教訓,表明人格障礙在某種神經系統功能上存在一定障礙。根據觀察發現,大多數人格障礙患者的行為往往是由一些偶然動機或情緒沖動所引起的,或受某些本能活動與特殊嗜好所支配,據此推測人格障礙患者在大腦皮層與皮層下組織,以及高級神經活動的興奮與抑制過程之間的相互作用可能存在某種障礙。正是由于這種生理的障礙導致了某些人格方面的障礙。由此可見,人格障礙不僅與遺傳因素有關,而且與生理因素也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