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個是遺傳,從前的人一起吃大鍋飯,干不同工作量的活,吃著一樣多的飯,一切平均分配。農民分到地的喜悅在這種制度下被沖散,積極性逐漸消失殆盡。在城里的人一樣如此,成年之后基本就是打工,當藍領工人,在當時,大家都以為這樣的生活會過一輩子,會是一個鐵飯碗。但隨著改革開放,各地的工廠企業,受到外界,個人承包,和國外的企業沖擊,很多人下了崗,失去了鐵飯碗,那個時候很多人除了打工,什么也不會,迷茫的人們為了活下去只能去南下去創業。改革開放后,隨著國家政策的越來越開放,經濟環境越來越好,很多人看到了掙大錢的希望。外界的生活豐富多彩,有很多國外新奇的玩意,外加那個時候處處都是機會,人們工作起來特別有干勁。
而看看現在的孩子,有了網絡,他們基本上什么都能了解到,對外界的很多東西,他們都失去了興趣。外加現在的經濟環境,看似掙得錢越來越多,但物價漲的更快。很多人工作半輩子,也買不起一套房,也只能付個首付。半輩子的辛苦付出并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現在很多老板都說現在的年輕人不努力,但這只是片面的,作為老板,他自然希望,大家努力工作好,為老板創造價值。當然現在,社會越來越進步,年輕人也不再是曾經的井底之蛙。他們會思考??,我的回報值不值得我的付出。錢給的少, 工作就沒有積極性。
為什么大家反對996?因為很多公司加班不給加班費。這一點可以參考華為,在華為的人也經常加班,為什么他們從來都不反對?因為在華為你付出就有回報。誰不想趁著年輕多掙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