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20多歲的大學生,或者工作幾年,這個年齡段對婚姻往往沒有概念。
年輕的,兩個人在一起戀愛感覺還不錯,想要結婚
年齡大點的,到年齡了,相親遇到的對象還行,想要結婚
年齡很大的,著急擺脫單身狀態的壓力(父母壓力比較多),匆匆結婚。
結婚哪是那么簡單的事情。
戀愛相處、結婚沒孩子,結婚有孩子,這是三個階段,和打游戲升級打怪一樣,你得前一個階段相處好了,才能進入下一個階段。
前一個階段相處不好,貿然升級,死的難看, 或者離婚,或者維持一段互相生厭的不幸福婚姻。
不幸的是這個概率還挺高,你看看知乎抱怨類問題有多少就知道了。
要結婚,一是你們的感情到不到,是不是兩個人互相把對方當作利益共同體。二是你準備為了你這個利益共同體付出多少?這個基礎越好,婚后的問題越少。
感情限于一起吃吃喝喝玩玩,到了婚前準備就要出問題。
彩禮多了少了,買東西辦婚禮誰說了算,結婚后誰管錢,房子怎么買,房產證加不加名字……
知乎上整天這類狗血問題,根源是感情不到。
感情到了,是夫妻兩個人各自回家做家人的工作,兩個人是一條心的。這一步都沒有就真結婚了,婚姻生活里面就準備吵架打架吧。
婚后生活也是一道檻,很多人婚前是沒有同居階段的,兩個人一起開房是一回事,住在一起是另外一回事。
家務誰做?不同生活習慣怎么協調,男的打游戲不理老婆怎么辦?女的買買買花誰的錢?男的不講衛生,腳臭污染室內空氣,男女都懶的要死,不打掃,家里比豬窩還亂……
婚前同居可以暴露一下,沒同居婚后協調就比較麻煩了。這個時候發現互相看不上,就需要婚前的感情基礎來彌補了。
有愛才有容忍,才能改變自己付出來迎合對方,兩個人都不愛,一點雞毛蒜皮也能吵翻天。
婚姻的終極殺手是孩子
生孩子,養孩子是一個人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階段,就是說,父母必須都是成熟的人才能負擔這個任務。以前中國是大家庭,夫妻年齡很小就有孩子了,是爺爺奶奶這輩人在養育孩子。
現在經濟社會發展了,一般是小家庭,而且越來越多是非土著家庭,父母原生家庭不在本地,只是在這個城市買了房子。
而生孩子前,他們對養育一個孩子的工作量是沒有概念的。
孩子一出生,就面臨多重壓力。
經濟上,母親產假之后5個月,孩子要3歲才能上幼兒園,空檔期誰看孩子?
土著父母能看,媽媽能全職,再有錢加一兩個保姆,是一流之選。
而現在大部分家庭是父母外地,來了就有婆媳矛盾,丈母娘和丈夫的矛盾。
請保姆,怕虐待是一方面,保姆工資貴也是一方面。
以前是兩人工資兩人花。
有了孩子是兩人工資三個人花,孩子花的還特別多,還要再加一個老人的生活費用。
請保姆要加保姆費用。
媽媽當全職太太,就是一個人工作三個人花。
如果再有房貸,呵呵
男的賺的不夠多,生活品質立馬下降兩個檔次,經濟壓力會導致吵架。
生理上,女的生了孩子激素驅動,脾氣會不好,而且孩子小需要人日夜照顧,喂奶換尿布,孩子不會說不會表達,有點小病,家長心里著火。對老公脾氣大是正常的。
老公一下子被趕出臥室,從懷孕到生孩子后一段時間,不能XXOO,火氣也大。
而且孩子帶來的大量家務和時間占用,會嚴重降低兩個人的生活品質。
經濟壓力、生理不適應、家務壓力、生活品質下降,矛盾交織在一起會爆發。
對男性來說,這段也是出軌高危期。
很多離婚都是死在這個階段。
這個階段要平穩渡過,一定的經濟基礎和積蓄是必要的,或者你不存錢但是很能賺錢,或者你之前有一筆積蓄,能應付這兩年多的經濟壓力。
此外,還需要雙方成熟,能夠承受生活品質下降,能夠承受帶孩子的壓力,能夠犧牲自己的時間,能忍住脾氣,和對方好好溝通。
婚前感情基礎越好,肯犧牲的越多,這段時間就越容易平穩度過去。
雙方都是土著的家庭在這個階段有很大優勢,5個月媽媽上班,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搶著看孩子,小夫妻回家吃飯,刷碗都免了,經濟上四個老人都有退休金,唯恐補貼少了。小夫妻的生活品質不但不下降,還多了帶著孩子玩的天倫之樂。這種家庭以前是主流,現在隨著城市化比例低了
養孩子成為婚姻殺手。
結婚就是領個證,辦婚禮花點錢也容易,但是經營成功的婚姻并不容易,婚前準備越足,成功概率越大。這是關系到后半生幸福的事情,下點功夫是值得的。
作者:maomaobear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274283/answer/288289574來源:知乎